你眼中的“繁文缛节”,其实是人际
交往中必需的礼仪。在任何时代,要做谦谦
君子,就要
尊重他人;否则,便
放弃了
自尊。
《红楼
梦》中唯有三种人不拘节:一是王熙凤,她是先声夺人的凤辣子,却懂精明讨巧之道,只是工于奉承的市侩之气与圆滑的八面玲珑终究有违君子之道,落得下场惨淡;二是刘
姥姥,乡人不懂礼,可也不自重,以头插彩
花的滑稽之态来哗众取宠,更是自轻自贱;三是众奶妈婆婆们,人前耍泼,背后嚼舌,常让宝玉气得发狂,却又无可奈何。
这三种人脱不了“妇”人的市侩之气、放诞无礼、自轻自贱。和王熙凤同是大
家闺秀,黛玉却惜福养身,思虑周全;和刘姥姥同是初来乍到,黛玉却谨慎守礼,进退有度;和众奶妈婆婆们同是寄人篱下,黛玉却收敛自持,自尊自
爱。可见,一个人持有的
礼貌教养,是使之高贵的基石。《庄子》中有一句“君子之交淡若
水”,这“淡若水”的清交,正是以礼相待的自尊与他尊。正
因为重礼守礼,方显君子的谦退揖让、温润如玉,才能使人在交往中得到对方的尊重。
自周朝完善礼仪以来,礼仪之
美常被孔丘等圣贤所弘扬。现如今,虽没了三叩九拜的糟粕,但是连对长辈的尊称、兄则友、弟则恭的训诫也逐渐被淡化。很多年轻人为标新立异,把粗话脏话滥用在
网络上、
生活中,沉溺于低俗却浑然不觉。
今天的社会虽然物质丰富,可是
精神世界却难觅一颗君子之心。《红楼梦》中的娇柔黛玉,柳叶眉低垂,轻叹“爱惜赐饭”与“赐去不恭”的懂礼、守礼已是踪迹难寻。
欧洲贵族宁死也要守护家族姓氏的
尊严,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在上断头台之前还要向刽子
手道歉,日本武士宁可玉碎剖腹也要守护武士之道。礼仪之邦的中国传承了几千年本该溶于血、刻于骨的礼仪,到今天却只
存在于稚童熟背的国学经典之中。
人之失礼,即是轻浮无教,如何叫人看得起?今天你以
个性自由为信条,蔑视繁文缛节,认为黛玉是假文假醋,其实是礼仪教养长期缺失的恶果。正如越来越多的人看不进去《红楼梦》一样,他们将
自己的高贵与尊严流放到了轻浮与粗鄙的沙漠之中了。
君子重礼,重节,重修身,重自尊。
思维发散 这篇作文本身就在两个方面“另辟蹊径”了:一是开
门见
山提出观点是作文的返璞归真,“繁文缛节”又紧扣了材料的关键词,这样大胆的开头充分展现了作者的
自信;二是二、三两段对材料的分析打破了常规,三种人是三个反例,又与黛玉的言行构成了正反对比,还可以看出作者对《红楼梦》颇有心得。当然,这篇作文还可以在立意上“另辟蹊径”,当大家都
关注“礼仪”“礼貌”的时候,深入谈论守礼背后的尊严与尊重,如“黛玉的‘繁文缛节’,其实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尊严,赢得别人的尊重”,这样就更显深刻,不会和别人立意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