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荀子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自省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省,是反思
自己的行为是否得体,有错则改,无则加勉,不断地调整自己前行的方向,明确自己的志向。它是
心灵的碰撞,让你直面自己
残缺的灵魂,难以启齿的、羞于见人的一切,此刻都置于眼前,毫无保留。洗礼过后,
曾经汹涌、浑浊的心灵之海归于平静、清澈。
过往是自己的
脚步编织起的迷宫,而
我们处在核心地带。成就、荣誉甚至天资都可以让人停滞不前。马尔克斯说:“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
过去都是假的,
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
路,一切以往的
春天都不复
存在。”这是智者极为深刻的自省:
放下过去种种,专注眼前与当下,才能够
前进。
蒋方舟在年少无知的时候,抱着挑剔的态度来看米兰·昆德拉、尼采。作为读者,她把自己的观点看得很重。
读书变成了一场与他人的
博弈。后来她意识到: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异,而是为了求同。她的幼稚与自大轰然倒塌,重拾起一个读者的谦虚。战胜自己的骄傲,时刻保持清醒而
理智的头脑,也是自省的目的。
突破自己后,还要面对外界的各种干扰。面对批评与赞扬,你又将何去何从?曾国藩战败,投
水自杀被部下救起。左宗棠知道此事后,大骂他的自杀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行为。左宗棠的话,让曾国藩深刻反省。事后,他对左宗棠表示
感谢,并决定重整旗鼓,此后他越战越勇,因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功劳。他收到了无数的赞扬信,却不予回复,而是把信件装订成册,写下“迷汤大全”四个字。这是多么可贵的自省
精神,用
批判的
眼光来看待自己,不因批评而一蹶不振,也不因阿谀奉承而迷失,这正是智慧之人的智慧所在。
自省,然后辨是非,明得失,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况,公正严肃地对待自己,这会是一笔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