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暑假,
我和
爸爸妈妈到北京
旅游,去了我最
喜欢的
动物园,
游览了
美丽的皇
家园林——颐和园。同时,我还品尝到了一道至今
难忘的北京名
小吃——
门钉肉饼。
游完颐和园已是中午,我们来到附近一家餐馆,爸爸点完菜,故作
神秘地对我说:“
今天让你吃一种北京的名小吃,你肯定猜不出它的
名字。“只要好吃就行。”我不在乎地说。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阿姨端来了一个大盘子,里面盛着二十几个圆圆的、中间鼓鼓的、两面煎得焦黄的食品,刚放到桌上我就闻到了浓浓的
香味。
“真香!爸,这就是你说的名小吃?我还以为是什么奇特的东西呢,这不就是煎肉包吗?这包子怎么包成这种样子?”爸爸看看我乐了,妈妈在一边笑着说:“小馋
猫,先尝尝好吃不好吃。”我夹起一个“肉包”咬了一小口,皮很薄,外焦里嫩,皮的焦香和馅的肉香混合在
一起。“香,好吃!”嘴里的东西还没咽下去我就叫了出来,“爸爸,这叫什么?不会叫煎肉包吧?”爸爸笑着说:“这叫‘门钉肉饼’。” 爸爸接着说:“说起这‘门钉肉饼’,还与慈禧太后有关系呢。有一天,御膳房的
师傅给慈禧做了一道带馅的点心,慈禧吃后,觉得
味道适口,非常喜欢,就问这叫什么。可当时还没有名字,太后问,又不好不答。这时,
厨师看到它的形状圆圆的、鼓鼓的——焦黄的颜色,自然想到了宫廷大门上的钉帽,于是就随口说:这叫‘门钉肉饼’。门钉肉饼就这样诞生了。你看看这肉饼像不像颐和园大门上钉的铜钉帽?
因为是两面煎熟的所以叫‘饼’,这里面包的是肥瘦相间的
牛肉馅,所以吃着香而不腻。”
门钉肉饼,厨师的机智与它的
美味,至今让我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