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
我在
家收拾房间,偶然发现一支被冷落在墙角的竹笛,上面已经被蒙上了一层灰。只见它原先青绿的皮早已泛黄,笛尾还系着一
根有些褪色的红线。这勾起了我小时候与
外公在
乡下生活的一段
回忆……
小时候,由于
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送我到乡下的外公家生活。在那里,我交了许多
朋友,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直到有一天,
邻居家买了一只
狗,我从小就怕狗,这下出
门玩都得提心吊胆的,心里像揣着小鹿一样怦怦乱跳!一天,那只狗突然窜出来,追着我跑,吓得我没命地喊叫。这时,外公听见我的尖叫声,拿了一把大扫帚出来,把那狗吓跑了。
从此,外公不想再让我受惊,便弓着背,蹒跚地走到附近的竹林里砍了一根细竹,取了一段来做口哨(在乡下管这种自制的笛子叫哨子)。我趴在小凳子上看外公
制作竹笛:只见他先用砂纸把
竹子表面磨光滑,然后用他那微微颤抖又布满皱纹的双
手握住一根稍粗的钉子在竹子上打了三个孔,再把一端磨得扁一些,然后仔仔细细地用清
水洗了一遍,就大功告成了!
外公把笛子放在我嘴边让我吹,我吹了一声。
声音多么清脆呀!如同黄莺鸣啼,又宛如画眉欢歌!从此,我只要一看到狗,就吹一下随身带着的竹笛。听到笛声,狗就跑远了!渐渐地,这笛声不再是呼救的信号了,而是我与狗之间的
游戏……有时,我一吹哨,几只狗就摇着尾巴,吐着舌头,围着我转圈。
现在,这竹笛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这竹笛不再是普通的竹笛,而是外公对我的
爱的象征!
老师的话: 这是小作者的一篇当堂习作,从选材、构思到语言都很出色。文章的结尾是点睛之笔,突出了竹笛所蕴含的浓浓的爱。小作者关于外公做竹笛过程的一段描述,形象地勾画了一位充满
爱心的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