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满分作文
 古诗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兰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乡 | 友谊 | 爱情 | 爱国 | 感恩 | 孤独 | 思念 | 伤感 | 人生 | 动物
 名人名言爱情 | 读书 | 励志 | 时间 | 友谊 | 诚信  | 爱国 | 勤奋 | 奉献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业 | 劳动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栏目类别: 高中生作文  >> 高中 >> 高三

水之韵作文

更新时间:2016/10/20 12:11:00  浏览量:2391
  暮春,行走在昆明湖畔的柳堤上。夕阳渐沉,夭桃已逝,垂柳寂寂,感受着这满园的清冷况味,心里温着的那壶酒渐渐凉了。
  多少年的光阴啊,怎么说忘就忘了呢,怎么说流就流走了呢?
  一闭眼,仿佛还能看到当年那位博古通今、满腹经纶的文学泰斗傲然挺立的背影,虽是茕茕独立,却是从容而决绝。“义无再辱”,这是真正的士对自己毕生信仰最忠贞的维护,也是对那个残破不堪的土地最振聋发聩的呐喊。以自身蒙辱为辱,以国受辱为耻,以追求独立、自由为荣光,他是殉道者,是英雄,更是民族义士。我总恨不为民国时人,不得在先生在世时聆听其教诲
  然而,如今来颐和园的人已大不如以前那般多了,也许知晓先生的便更少了。我深深向昆明湖鞠了一躬,将心中那壶酒和着敬仰之情倾泻而下。
  走近湖,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墩上,身旁靠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红扑扑的脸蛋迎着黄橙橙的太阳。我颇有些惊喜地听到老人在给孩子讲先生的故事,讲先生留的长辫子,讲先生的《人间词话》,饶有韵味的京腔让人想起旧时馆里和蔼的说人。那孩子认真地听,时而抚掌大笑,时而安静默然。当讲到先生自沉于昆明湖时,孩子着急地发问:“那我是不是再也不能看见先生了呀?”老人摸了摸孩子的头,目光伸向远方:“虽然我们看不到先生本人,但是他的精神、追求就在这湖水中,依旧哺育着我们。先生已逝,但湖水永恒,孩子,等你长大明白啦。”孩子又喜笑颜开,拉着老人一蹦一跳地走远了……
  听得此言,恰如醍醐灌顶,我恍然明了,先生圣洁之品格、高贵之精神早已将这一池碧水升华,他以壮烈一击破开黑暗的枷锁,化为这天下至柔之水涤荡人心,水让他的生命得以延续,得以让这个民族的真性情源远流长……
  就像一朵桃的湮灭得以让一绿叶欣欣然生长,一柴的消逝得以让一家人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一豆灯芯的烟消散得以让光明温暖永驻人心……
  文章里这样说道:“当肉体的保存与精神的救赎发生无可避免的冲突时,他们毅然选择了后者,让肉体下沉,让精神在碧波里飞升。”王国维亦如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在水中得以成全、得以永恒。
  遂想起陈寅恪在先生的纪念碑铭上这样写道:“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夕阳的华光中,我再次向昆明湖献上我的敬仰与感动
  我想,等那个孩子长大了,也会向他的儿女讲述这个的故事,故事永不停息;昆明湖的水总有一天会流向五湖四海,直到沧海桑田……
  【教师评点】随着光阴的流转,昆明湖夕阳沉,夭桃逝,垂柳寂,一步一步走向清冷岑寂;昆明湖畔的先生也自沉碧水,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作者本以为随着先生的肉体的湮灭,先生的精神也会逐渐不被人知晓,因此为之惆怅彳亍;但湖畔老人的一席话却让他醍醐灌顶:斯人虽已逝,其圣洁的品格、高贵的精神却早已融入昆明湖这一池碧水。至柔的水让先生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并涤荡着我们的灵魂。文章给人以这样的启示:人的形体可以逝去,然而人的精神却能长存不灭,它使人以另一种姿态永垂不朽。在素材运用方面,作者选取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为对象,并以昆明湖水为其精神和品格的载体,加以生发阐释,独具匠心、不落窠臼,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总之,文章立意厚重,素材典型,情感深沉,不失为一篇佳作。

 关于精神的作文         点击查看更多
 作文写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