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微凉,在静谧的
夜晚细细流淌。洗净了滴翠的叶儿,叫醒了沉睡的村庄。
我远望着天边的明月,静静
遐想……
“哇!这里有一只蚂蚱!快来快来!”
农村的夏夜,怎少得了孩子的嬉闹?我双
手合十,蹲在地上,轻轻盖住受惊的蚂蚱,月光如练,洒在我的手上,也照亮了孩子的欢喜。眨眼间,一
群小孩跑了过来,小蚂蚱似乎受了惊,仓皇逃窜,引来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那时的
月亮圆圆的,亮亮的,高挂在
天空中,我能嗅到一丝
快乐的气氛,这是月亮的
香味吧?
“将军!这局我赢了!”
爷爷像个小孩子似的,攥着一摞象棋,笑容里落满了月光。我却不
高兴了,嘟着嘴嚷着再来一局,爷爷笑着摸摸我的头,粗糙的手,抚过我的脸时甚至有
疼痛的感觉。我坐在爷爷对面,朝他扮一个
鬼脸,看柔和的月色轻轻抚平爷爷的皱纹、沟壑,看到我的
童年被浸在金色的月华里,那一刻,我觉得月亮是有香味的,它淡淡的,不然,为什么我每次
回忆童年的时候,总能嗅到一股
甜蜜的气息呢?
童年的日子很快就逝去,这让我想起张
爱玲的一段话来:“童年的一天一天,
温暖而迟慢,正像老棉
鞋里,粉红绒里子上
晒着的
阳光。”这是张爱玲的童年回忆,那么我呢?现在想想,我的儿时更像是在月光中度过,在月光中喜,在月光中哭,在月光中嬉闹,在月光中
成长。
因为还要上学,
父母便把我接到了城里。城里高楼林立,刺目的华灯,在喧闹的夜晚演绎着
繁华,将弯月衬得黯然失色。
深夜,如
水般的
寂静,我
第一次坐在
窗前看城里的月亮。童年的
记忆贯入脑海,而最让我
思念的,还是那轮圆月亮,和月亮下的人儿。我突然想起
院子后面的那一片田地,
夏天的夜里,里面噪满了
蝉鸣,蟋蟀们演奏着无尽的长鸣,也有不知名的野
花,在黑暗里独自舞着。
爷爷
奶奶,你们现在的身体还好吗?我望着
远方的月儿,眼前突然雾蒙蒙的,不知道是夜晚的雾气,还是眼中的
泪水,这一刻,我突然就想
回家了。
当我再次回到那个刻满童年回忆的地方时,爷爷的腰已直不起来了。远远地,就
看见他和奶奶相互搀扶着站在村头的大
槐树下,我摇下车窗激动地大喊着:“爷爷,奶奶,我们回来啦……”
是夜,躺在
故乡的床头上,抬眼望见那
熟悉的月色,心里蓦地静了下来。院子四周是清新的
草香,混在泥土的厚重里,是月光的
味道。我突然
明白,
原来这就是月亮的味道,它传达的是故乡的思念啊!
我站起身,闭上眼,
感受到那片银辉将我
温柔包围,就像小时候一样,我还稚嫩地拖着鼻涕四处跑,身边漾满了伙伴的笑声,和奶奶的嗔怪声……
这是我浸在月华里的童年啊,这月亮,
好香!
【点评】这是一篇浪漫诗意的好文章。其一,画面美。夏夜,月光,嬉笑玩耍,捉蚂蚱的孩子,银铃般的笑声,与爷爷下棋,承载了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其二,修辞美。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最让人称道。小作者以最具思乡情怀的唯美的月亮为背景写故乡,写故乡的人和事,把观察到的这一切的视觉感受转化为嗅觉“香月亮”,手法大胆新奇。其三,意象美。作者对“月亮”的描写,浪漫唯美,月色的美与人物的美,相得益彰。其四,主题美。本文以月光为背景,叙写月光下的童年,月光下的成长,月光下的故乡,作品表现了丰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