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上,嘈杂的
教室里充斥着躁动不安的气息,
清晨的
风从
窗外吹来湿闷湿闷的霉味。恹恹欲睡的
我趁着
老师检查的
空隙逃到走廊旁的栏杆边。
昨晚
大雨肆无忌惮的痕迹仍在。一片碧绿的
落叶托着一瓢
水从颤巍巍的枝丫上坠落,从我的肩畔掠过,立即便被楼下汪洋般的落叶湮没,但我的肩头一道明显的水渍证明它
存在过。
我伸
手想抓住向我招手的枝叶。枝丫摇晃着,触不到柔嫩的新芽,落叶的呼吸却如期而至地濡湿了我的指尖。落叶瑟瑟地打了个寒战,坠落,
瞬间就消失了踪迹,但枝丫上的那一点嫩绿是落叶坠落前留下的触目惊心的剪影。
北国的落叶,在漫长的严冬
来临前便浩浩荡荡地成
群离去了,在秋末的
第一次霜降来临前便钻进了
温暖阴暗的泥土里。声势浩大的
离别让众多诗人触景生情,吟诗作赋。北国的
四季,是棱角分明、来去匆匆的。
南国的落叶,伴着
母亲的躯体度过短暂的冬寒,为枝丫的生长挡住了刺骨寒风,为南国
冬天苍白的天晕染上几抹奢侈的绿。当一切寒意退去,它们也若即若离地坠落。步履匆匆的行人压
根儿察觉不到崭新的枝丫上正汹涌地生长着无数新
生命,意识不到那一群新生命的开始是又一群伟岸生命的结束。
因为它们,南国的四季永远是绿得盎然缓慢,暖得毫无棱角。
起风了。春末凛冽而湿润的风唤醒我渐行渐远的思绪,鼓舞了
树梢又一批苍老而蓬勃的生命启程。抬眼问便是它们纷纷扬扬的姿态,在
校园的上空划出优
美而静谧的弧度。仿佛这不是死亡的永诀,而是生命中的
云卷风舒。一切进行得浩浩荡荡又风轻云淡。
只见它们轻轻地卧在院中的积水上,像凯旋的风帆,又像将要远游的信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不知道。“岂有豪情似旧时,
花开花谢两由之”,生命就此轮回。
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每层楼里涌动。空气燥热起来。有落叶的地方必然是一片静谧。只见那里,洁白的玉兰花苞与嫩绿的新芽在枝头依偎。远远望去,摇曳的树林是无数风起云涌的绿浪。
春天的落叶在角落里熠熠生辉,我们抬头仰望着树梢律动不安的新生——那是它们给予大地的馈赠。
教师点评 学习总有疲惫时;一缕
春风能吹散沉沉欲睡的倦意,可
如果春风带来的是生与死的交集。呢?相信那时的小作者会有一种复杂的
感受吧?文章就是循着这样的感受,把描写春天的落叶升华为对生命的描绘,北国落叶与南国落叶的对比,,对死与生的
感悟,很自然地扩展了文章的主题,这是这篇文章胜于
简单写景作文的高明之处,顺理成章地把读者引入
自己的
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