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马来西亚,一个多元种族的国
家。我们的祖先在十九世纪末的时候千辛万苦从唐
山来到南洋,为的是找一口饭吃。所以,大马的华人初期都被称作是海外华侨。我们的祖先刚来到南洋时,虽然必需吃尽苦头,过着贫困的
生活并日以继夜地在锡矿场
工作,但是仍然保留
祖国——中国的
传统文化。因此,大马的华人迄今仍继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
学习的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我们用的文房四宝,我们吃的中
药、喝的
茶;我们穿的旗袍、用的瓷器等等。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马也一样随处可见。不仅如此,这些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许多
美好的
回忆,让人回味无穷。
大马的华人虽然是海外华侨,但是都十分注重中华民族的文化礼仪。我的
家人每一年都会欢庆
春节。春节在大马是一个华人与各族普天欢庆的日子。记得小时候,每当春节来到,
爸爸就会心血来潮带我们一家人去看
京剧。离开目的地不远,我们在车里就可以听到敲锣打鼓的
声音。小时候,坐在那里黑压压的人
群当中,睁眼看着京剧表演者脸上浓浓的妆、威猛的面具,常使我感到心惊肉跳。他们偶尔凶神恶煞的眼神,更是让我心砰砰跳个不停。所以,当时年纪轻轻的我
不喜欢看京剧,
因为京剧对我而言不是京剧,是“惊”剧,
惊吓的“惊”。
如今
长大了,胆子也大了。春节
来临时,一家人一块儿挤在木做的板凳上看京剧。我一样睁眼观赏表演者在台上的表演,但是我现在不觉得
害怕了,反而会带着愉悦的
心情观赏京剧表演者每一个柔韧的动作。因为,我如今
明白了他们浓厚的妆扮及威猛的面具是为了象征不同角色不同性格。此外,我更忘不了的是我和堂哥堂姐妹在除夕夜
一起玩
鞭炮耍闹的
时光。当时,年幼无知的我相信中国古时候一个关于“年”怪兽的故事。我相信鞭炮声可以把“年”吓跑。因此,我常与堂哥堂姐妹争先恐后玩鞭炮。眼看耳听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周围的亲朋戚友就会热烈欢呼,相互道喜。看到大人们个个和颜悦色,我也情不自禁露出笑容,到处蹦蹦跳跳表示
开心。春节文化让我难以忘怀,我多
希望天天都是春节啊!
春节时,我们阖家便会乘车到处欢愉畅游并
拜访亲朋戚友。我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
可能和亲人团聚,表达对
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新一年生活的美好
祝福。我们每一次都会乘着车,听着
新年吉祥贺岁曲子,看着车
窗外沿
街的红灯笼和春意盎然的景色,盼望着与亲人团圆的时刻。在
外婆的屋里,我与
表哥表姐妹在原本空白的墙上贴上
外公挥毫泼墨的对联,挂彩灯和燃放爆竹。我依稀记得我们在木屋后院里帮外婆做
年糕时,都会稍微
感受到地面的震动。这时,我们全都会跑到铁栅栏旁与加速
前进的火车挥
手告别。
如果没有春节,就没有这些回忆。如果没有文化,也就没有值得我回想
过去的事情了。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隆重的传统
节日。春节的文化不仅丰富多彩,也在我脑海里烙印了许多
灿烂的回忆。贴春联、拜年、做年糕、燃放爆竹,都是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下去的文化。因此,作为新一代的我们,一定要继续大力弘扬这些传统文化,让文化在我们生活里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