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澳大利亚南澳州基础教育代表团一行15人要来
我们
学校访问,这可是件大事。听说,这些外宾要
参观我们
校园,观看学生的文艺演出,还要了解我们的特色课程。我们全校
师生都忙碌了起来,大
家被动员起来准备
接待外宾。
周三英语课结束,夏
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郑重地告诉我:“王伯韬,你
回家准备一下,明天作为5班代表接待外宾!”什么?让我跟外宾面对面英语交流?哇!太棒了!以前学校也有接待外宾来访活动,我的英语不好,从来没有这种机会。万一外宾说的我听不懂,不会给学校丢脸吧?
夏老师看出了我的疑虑,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去年
寒假,你不是还去澳大利亚游学了10天吗?你的口语没问题的,再多找些与澳大利亚人交谈的话题就行。”
我暗暗为
自己打气:“王伯韬,你是最棒的!好歹你也是出过国的人呢!”
在外宾面前,我是代表中国小学生呀,形象一定要好。
放学后,我让
妈妈带我去
理发店,剪了个又
精神又
阳光的短发,还把自己的
红领巾洗得干
干净净。妈妈也把我的白衬衫熨烫得平平整整。我找了两本有关澳大利亚
风俗民情的英文
书,把有用的语句抄写下来,边读边背。
周四,我带着英文书,有空就看一看,背一背。中午,吃完饭,我又沉浸在书中——澳大利亚的体育运动,标志性的建筑,有名的景区,澳洲人的
生活习俗……我看得不亦乐乎,心里越来越有底,相信自己肯定能和外宾侃侃而谈。
我打了个哈欠,看了看时钟。噢!才……啊?一点四十五了,坏了!晚点了,晚了十分钟。妈呀!我三步并作两步,飞跑到学校。我连小黄帽都没来得及摘,就冲进了夏老师的办公室。夏老师满脸焦急:“哎哟!你可算来了!快,到二楼会议室!”我跟在夏老师后边,小跑着到了会议室
门口,听见室内有说话声。透过门缝,
看见外宾正在和其他班的翻译交谈呢。现在直接闯进去,肯定会惊动他们,太不
礼貌了。看着他们
开心地聊着,我的心里满是遗憾,可谁让我
看书太投入,误了
时间呢!
我
尴尬地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
“对了!你别在这等着了。大课间,你把外宾请到你们班
一起做操吧!”夏老师摸摸下巴,沉思片刻。
“好吧!”唉,好好的一次机会,浪费了!
终于熬过了
第一节课。上操了,我心里不免还是有些
紧张。
当我鼓起勇气,走向伊恩·肯特先生时,他也看见了我,冲我挥了挥
手:“Hello! Nice to meet you !”
“He...llo! Nice to meet you,too.”刚开始,我有点磕巴,“My name is David...”向伊恩·肯特先生做
自我介绍时,我渐渐放松下来,语言也更加流畅。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我与伊恩·肯特先生聊起了双方
喜欢的体育运动。伊恩·肯特先生说他喜欢澳大利亚式的足球,很
有趣味性,而我则表示喜欢打
篮球。
伊恩·肯特先生夸我英语流利。说着,他从西服里掏出一把银制的精
美小勺,送给了我。我非常喜欢他的
礼物,把他邀请到我们
班级队伍中做操,还一起玩了过绳梯。当然,也给班级里的
同学们当了一回翻译。大家
在一起玩得开心不已。
晚上,我坐在桌前,端起一杯浓郁的咖啡,用伊恩·肯特先生送给我的勺子轻轻搅拌。回想着
今天的
经历,
品味着香醇的咖啡,我轻轻笑出声来……
点睛: 伯韬的“
名人”主题作文写的是自己接待外宾的特殊经历,重在表现自己面对“重大任务”时的心理
成长和
收获。心理描写是本文的亮点,忐忑不安、为自己打气、遗憾尴尬、紧张、逐渐放松、回味无穷,丰富的心理
变化过程都被小作者一一细致地刻画了出来,不仅形象地展现出小作者当时的情态,又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