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八十四岁了,是个和
我做伴的年龄。奶奶会和我
一起看
电视,一起逛
超市,一起玩
布娃娃,一起堆
积木……
爸爸说:“人老了,就像个
小孩子。”可是这个“老顽童”却总对我说“不”。
(一)
爷爷去世了,奶奶更显老了,她一个人住在
乡下的老房子里。每周六,我们一
家人都会去乡下看望奶奶,每次我们都会苦口婆心地请奶奶到
县城和我们一起住。可每一次奶奶都摆
手拒绝:“不,不,我不去你那儿住,我这么老了……”甚至有一次,我们把奶奶所有的
生活用品都搬上了车,可她仍不肯一同去县城,我们既沮丧又难过。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奶奶就是不愿意出来和我们一起住呢?乡下没有自来
水,没有天然气;老房子里没有空调,没有荧光灯……奶奶佝偻着身子,干不了重活;奶奶耳背,听不清
声音……奶奶,您一个人在乡下怎么生活呀?奶奶,您明明每天都在
思念着我们,为什么就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生活呢?
爸爸说:“孩子,你不懂,你不懂……”
直到有一天,听
叔叔说:“村里有一个
风俗,说人老了不要到新房子里住,万一过世,就会给新房子、给子孙带来晦气!”
奶奶呀,您一定是这样想的!奶奶,您的一句“不愿意出来”饱含着多少深情!可是,奶奶,我们不愿意听您的“不”!
(二)
新春,奶奶出来了!
过年的喜庆久久荡漾在每个人脸上,奶奶也不例外;姑娘、小伙子、老人家都穿上了新
衣服,奶奶也不例外。当
美食的香气飘进我们的鼻子,就是全家人最
幸福的时刻了!爸爸请奶奶坐上座,
妈妈特意给没
牙的奶奶盛了一碗粥,我把最好吃的
鸡肉、鸡腿夹给奶奶,又给奶奶盛了满满的一碗营养鸡汤……奶奶看着我们忙得不亦乐乎,笑得合不拢嘴,一边说着“不用,不用……”一边又把鸡腿往我碗里夹。
饭后,大家挤
在一起热乎乎地聊天,看电视。这时,爸爸准备好了
压岁钱,给我、妈妈、奶奶发
红包!我和妈妈都
开心地接过红包,只有奶奶使劲地推搡着:“不要给我钱,不要,不要……你们年轻人做事业需要钱,我不需要,不要,不要……”最后,奶奶拗不过爸爸,只好接下来了。可是,就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奶奶悄悄地把一个红色的东西塞进了我的口袋。看着这一切,我
明白了,不用任何人解答,我知道了许多!
奶奶要去散步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开
门,小心翼翼地扶着奶奶下楼。悄悄地……悄悄地……我从新衣裳里拿出一个红色的东西,轻轻地放回到了属于它的地方。在我的身后,仿佛有一个会心的
微笑……
(三)
寒假,我和妈妈想去泡温泉,奶奶问我们去干什么,妈妈做了一个
游泳的动作,她立刻说:“不能去,不能去,会感冒的。”奶奶不知道有温泉,她一直认为水是冷的,以为我和妈妈大
冬天要去游冷水,奶奶着急死了,一个劲地阻止,我们只好不去泡温泉了。
好吧,我只能在家做
作业,听奶奶不停地
唠叨了:
“你
读书很认真,头不要低得太低,不然会
近视的。”
“大冬天的,衣服不要穿得太少,会冻坏的。”
……
妈妈说,奶奶的每一个“不”字里都饱含着一份浓浓的
爱。奶奶,我懂,您的“不”字是无言的爱,里面藏着一个
温暖的家!
老去的身影,不变的深情 一个
简单的“不”字,是奶奶对子孙的
美好祝愿,是奶奶对儿女深深的
牵挂,也是奶奶那深沉含蓄的情感表达。人之老矣,逐渐丧失了更多的能力,能为儿女做的,就是拒绝成为他们的累赘,就是用
自己的
人生经验为这个家构建起一座坚实的
桥梁,为家人举起最后的
保护伞。这是每一位
父母变成爷爷奶奶时的希冀,也是他们最坚定的
行动。三个方面的事例讲述,让我们更能深刻体会这种隐
忍深沉的爱。
珍惜家中的每一位老人,他们不再有“来日方长”,当下的每一天,都需要你
用心感受,悉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