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传统
美德。
我国从1985年设立教师节,就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传统。每个人在
求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
老师,有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对我们帮助甚大。在教师节
来临之际,让我们向所有的老师说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我的物理老师姓杨名冰,是一位很有特点的老师,大
家都称他为冰哥。
他头发很短,呈一个平面,侧面与脸共面,脑后也为一个平面,显得很有
未来科技感。他的脸上呈现出宽厚的神态,鼻子趴在脸的中央,唇在鼻的下方,侧挑起,似笑非笑。冰哥身材高大,从后面看似乎符合某位老师评价说的“一中少有的美男子”,但从正面看更像位友善的大叔。
冰哥
上课时很有特色。他上课时眼看着前方约四米处的天
花板,头微扬,显得“
目中无人”的忘我。冰哥讲课时从不
看书,书永远是
孤独地躺在桌上。他左
手微贴于腿,右手粉笔在手,写板书时从不转身,永远是面向着
同学。
冰哥笑点极高,轻易不笑,笑时面部则如石投于
水中漾开的涟漪。我和
同桌经讨论后认为“温存的狞笑”比较
适合形容这个表情。他讲题时极富喜感,
声音发声处在喉腔的下部,出气量大,形似美声而又有哑音。最近讲运动学定律,常讨论物体的分力,冰哥讲题时便会用上述“冰式发声”讲题,例如“挨木这(mg)乘以摊劲塔西(tan θ)”就是一个经典“冰式发声”的例句。男同学们甚
爱“冰式发声”,常习之,于是老师上课时,不明之士或以为老师的共振,产生“冰
群”的效果。
冰哥上课以自讲为主,讲题时一般先出题,点一同学上黑板写思
路,
自己则在
教室里踱来踱去。他手背于后,仍是似笑非笑的神态,不过不再看天花板,而是看底下同学们的笔记。他时而微点头,说“不错”;时而后倾身体,道“连个
草稿本都没有”?待上面的同学写完,他或眯眼而点头,或带着“温存的狞笑”说“那怎么能是……”,于是该生羞愧而下,留冰哥一人“狞笑”,不过加了些胜利的得意。
班里现在有一群“冰迷”,在
茶余饭后经常模仿“冰式发声”。上课时
尊敬的原版不会“曲高和寡”,常是男生在下面压低声音“练声”,
女生在一旁偷笑。冰哥
因为“目中无人”,一般不会发觉,即使察觉到也只是一笑而过,绝不愠怒。
冰哥是位
个性鲜明而又性格极好的人,班里的人都很
喜欢冰哥。物理课是大家最喜欢的课,当然上课时也绝不会犯困。
佳作点评 小作者用
幽默诙谐的
文字,运用典型事例,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有着独特教学
风格、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形象。“冰哥”一词,亲切自然,无形中拉近了
师生之间的
距离,而“冰哥”的外貌、声音、讲课姿态以及那“温存的狞笑”,极富喜感,更是令人过目
难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布局谋篇过于
随性,“冰式发声”在两个事例中重复出现,啰嗦赘余,结构有失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