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会走
路到学会说话,从学会数数到学会
写字,从学会穿衣到学会洗衣……
我们在不断的学会中
长大,每一次的学会都令人欣喜,每一次的学会都见证了我们的
成长。
今天,我又在成长之路上迈出了一步。一大早,
妈妈就在
包饺子准备做早餐吃,看着托盘里排得整整齐齐、白白胖胖的饺子,我
忍不住
手痒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拿起一块饺子皮,挖了一大勺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央,一边流着口
水说:“肉多点才好吃,等会儿我就要吃这个。”一边把饺子皮捏起来,可没想到肉馅竟然从两边挤了出来,我赶紧左右开弓捏住两边,“嘿嘿,看你往哪跑……”话没说完,就只见肉馅撑破了“
肚子”从中间跑出来了,像一个
调皮的孩子,咧着嘴巴,吐着舌头,挤眉弄眼地嘲笑我:“你真笨,你真笨!我在这,来抓我呀!”我只好又拿了一块饺子皮把它裹起来,就这样,饺子被我变成了包子。看着这难看的“包子”,我重新拿了块饺子皮,小心翼翼地挖了点肉馅,暗下决心:这次一定要包好,可不能再出丑了。蘸水,合拢,捏紧,一切顺利,
成功了!可气还没松呢,就又出问题了,饺子一放进托盘,它就躺下了,刚扶起来,又倒下去,有气无力地趴在那儿,好像在说:“饿死了,站不起来了。”
看看妈妈包的饺子,再看看我包的“包子”和“睡饺”,我
明白了:肉馅不能放大多,多了就包不住;也不能放太少,少了就站不住。经过总结,我的第三个饺子终于成功地排在了队伍中,这时妈妈
微笑着说:“你真棒!
自己就学会了包饺子,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在
失败时总结经验,找到通往成功的
方法!”
吃着香喷喷的饺子,我不仅尝到了学会的喜悦,还尝到了因
思考而获得成功的
滋味。包饺子,让我对成长之路充满期待!
点睛 语言生动、描写具体是本文最大的优点,小作者把学包饺子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写得童趣十足,
特别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饺子也变得活泼
可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咧着嘴巴,吐着舌头,挤眉弄眼地嘲笑”,“有气无力地趴在那儿”,更可喜的是小作者通过
实践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值得
学习的还有首尾呼应、详略得当、篇末点题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