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一声,
门响了。
弟弟一跃而起,飞出屋子,冲向大门口。这是他第三次“发作”了。虽然弟弟静静地坐在
桌子旁边写
作业,可
我知道他心不在焉。他一直竖起耳朵,搜寻着细微的声响,只要门一响,他就立马飞快地跑出去。
他跑出去是准备迎接他的“阿黄”。“阿黄”是我们
家养的一条
小狗。这条小狗离家出走已经两天了。弟弟一直盼望着它回来,他坚信“阿黄”会不计前嫌地回到他的身边。
事情还得从几天前说起。那天下午,我们家一只小鸭被咬死了,小鸭死得很惨,脖子被扭断了,内脏外翻血淋淋的,淡黄色的羽毛沾满了泥污与血迹。“阿黄”叼着小鸭的尸体走向狗窝。
妈妈一见就来气,不由分说抄起一
根棍子就抡向小黄狗。
奶奶也狠狠地数落“这该死的畜生……”
弟弟
放学回来寻不见“阿黄”十分沮丧。我说完事情的经过后,又没好气地补充了一句:“畏罪潜逃了,肯定是。”弟弟神情严肃地说:“‘阿黄’不一定是残害小鸭的凶
手。”
第二天,又一只小鸭“遇难”了,尸体被抛在枣
树下那堆柴
草旁边,是奶奶先发现的。她叹了口气,十分惋惜地说:“难道是那畜生又回来了?小鸭又是它咬死的?”“把门关死了,
再见到这可恶的东西非打死它不可!”妈妈气愤地说。弟弟不相信“阿黄”会这么做,决定查个
水落石出。他留心察看,最后证实
邻居家的那只大
花猫才是残害两只小鸭的元凶。于是他决定为他的“阿黄”昭
雪,可惜小狗已不知去向。
他四处打听,日里夜里特意嘱咐
家人不要把门插死了,还弄来两块骨头就放在门口不远处。他埋怨奶奶不够
细心,埋怨妈妈太武断,还嫌我人
云亦云,
爱嚼舌头。嘿,这小家伙,竟然
教训起大人来了。
从那以后,虽然我们已渐渐淡忘了“小鸭事件”,而弟弟却始终有所期待。他相信,“阿黄”一定会回来!
亮点透视 感情真挚,形象动人 作者用饱含真情的笔墨,颇为曲折地将弟弟为“阿黄”申冤昭雪的
行动一一写了出来,为我们再现了一个
纯真、
善良和富有
正义感的
少年形象。
巧设悬念,叙述有致 本文讲述故事时行文流畅又曲折有致。开头即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
阅读兴趣。然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妈妈、奶奶对“阿黄”的谴责,写“我”的附和,跟弟弟对“阿黄”的信任形成鲜明对比,这中间也隐含着谁对谁错的悬念。真相大白后,文章重点写了弟弟采取的一连串补救行动,尽管无济于事,但他相信“阿黄”一定会回来,文章的中心也由此表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