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满分作文
 古诗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兰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乡 | 友谊 | 爱情 | 爱国 | 感恩 | 孤独 | 思念 | 伤感 | 人生 | 动物
 名人名言爱情 | 读书 | 励志 | 时间 | 友谊 | 诚信  | 爱国 | 勤奋 | 奉献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业 | 劳动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栏目类别: 初中生作文  >> 初中 >> 初三

生活中的太极作文

更新时间:2017/1/26 11:15:00  浏览量:1454
  中国有一套妇孺皆知的拳法叫“太极”,许多人都知道它的要旨是“以柔克刚”,练习这套拳法的人很多,但是能真正明白其精髓,并能用于生活的人又有多少呢?
  看似坚硬的石块却能被看似柔弱的滴击穿;貌似坚挺的铁块却耐不住空气的氧化;无坚不摧的金刚石却经不起一束光的照射。许多东西总是出人意料,看似有排倒海之能,却经不起软弱的一击。所以说,刚不一定胜柔,人也一样。
  二战时,法国重兵设防的马奇诺防线看似固若金汤,却被德军巧妙地绕了过去,起不到任何作用。看似“刚”却被“柔”所化解。号称“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经不起邓小平的柔和迂回政策,看似“刚”却被“柔”所克制,最终奉还香港。
  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也抵不住黄盖的火攻,看似“刚”又被“柔”所瓦解。但这绝不是说“刚”就一无是处,“柔”便无所不能。毕竟水滴再厉害,有时也只能乖乖地待在杯子里。“柔”只是一种暂时的让,是以退为进,是蓄势待发。就像太极拳也讲究借力打力。这便是常说的“刚柔并济”。
  “柔”与“刚”在生活中有另一种诠释。勾践由皇帝沦为马夫,默默地忍受着各种折磨,蓄势待发;堂堂的男子汉却受到残酷的宫刑,没有自寻短见,司马迁强忍难言的苦楚;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受尽嘲笑……这一切都是“柔”,他们用这种方法顶住了敌人的攻击和世人的嘲弄,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勾践灭吴、“史之绝唱”的《史记》问世、韩信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人们才真正认识他们所发出来的“刚”,所以说“柔中有刚”。
  但这种“柔”不等于逆来顺受,这种“刚”也不等于不择段去取胜。战争中许多被捕者能抵住各种酷刑,却挡不住糖衣炮弹的攻击,这所抵的“刚”,所受的“柔”便有很不同的意义,生活中的太极也需用之得法。
  “太极”之精深,涉及范围之广,功力之强,用法之妙真让人惊叹。其实“刚与柔”的关系一直被国人在生活中使用得淋漓尽致,也许小日本至今还未明白,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他们枪好炮利,中国贫穷落后,并且他们已经践踏了大半个中国,却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得中国的太极——“刚与柔”之间的精妙。
  综上所述,生活中,“刚与柔”同时存在,但希望大家牢牢记住:很多时候可以“以柔克刚”。
  【评点】
  作者从“柔与刚”的辩证关系入手,很好地把握住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柔克刚”是太极中的精髓,也是生活中运用“太极”的最好表现。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立足于让事实说话,列举了“以柔克刚”“刚不胜柔”的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说理建立在事实论据的基础上,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很有说服力,值得学习和借鉴。

 上一篇:最爱妈妈作文
 下一篇:雨探慢城作文
 关于以柔克刚的作文         点击查看更多
 作文写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