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满分作文
 古诗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兰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乡 | 友谊 | 爱情 | 爱国 | 感恩 | 孤独 | 思念 | 伤感 | 人生 | 动物
 名人名言爱情 | 读书 | 励志 | 时间 | 友谊 | 诚信  | 爱国 | 勤奋 | 奉献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业 | 劳动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栏目类别: 高中生作文  >> 高中 >> 高三

梨花盛开的时候作文

更新时间:2017/2/17 11:55:00  浏览量:3201
  夜间,洒了一阵。空中的灰尘,经春雨的冲刷而沉淀。清晨,空气中透着泥土的芳香,格外清新。
  信步向田间走去,田野显得更加宽阔了。翠绿的麦苗尖上挂着晶莹的珠,旁的、河边的,也都是那么的容光焕发。一股幽幽的清香传来,放眼望去,嗬,好一片茂密的梨花林!
  没有叶,只有花。每一,每一枝都那么洁白,像突然降了漫天的,白花花的一片。那硬挺挺的树枝披满了密密层层的梨花,似乎变得柔软软、嫩生生的。
  好一派爽心悦目的
  “噌,噌,噌——”,这是什么声音?我寻声望去,只见一十五六岁的姐姐。她们身系围裙,拿刀子,正给梨树整枝呢。我顿生疑惑,她们是在搞破坏吗?
  “你们在干什么呀?”我弱弱地问了一声。
  她们笑了起来,声音像铜铃似的。看她們笑得乐不可支的样子,我有点生气了。
  “哼,你们搞破坏还敢大声笑!”
  “梨花姐,你看,这小妹妹也怀疑这么做呢!”其中一位穿红衣服的小女孩也附和我说。
  “小妹妹,这可是梨花姐姐的新招啊!刮了皮的梨树,不仅藏在树皮中的虫卵难以繁殖,而且结出的梨又脆又甜,皮还特别薄。”那位梨花姐腼腆地一笑:“少说两句吧,还不一定成功呢。我也是刚从上学来的。”
  “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喊起来,这些我也从书上看到过。
  “梨花姐说了,如果实验成功了,村里人就可以用卖梨的钱盖楼房、办工厂,奔小康,梨园可要立头功了!”另一位穿绿衣的小女孩忘乎所以地大声说道。
  我被姐妹们深深地感动了。眼前仿佛出现了梨园丰收的景象:
  一个个黄澄澄的鸭梨,挂在枝头,藏在叶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不,那不是梨,分明是一幢幢楼房啊……
  我离开了梨花林,向来路走去。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开了,滋滋的喷声,隆隆的拖拉机声,不绝于耳,为田间增添了不少生气。我回头又望了望那片梨花林。此时,春正好拂过,梨花似乎显得更艳了。望着那开得正艳的梨花,回味着刚才梨花姐的话,我仿佛看到了祖国“四化”建设的宏大场面: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农村,各族人民正精神抖擞,为硕果累累而努力奋斗
  好一片旺盛的梨花!
  [解密]
  文章开篇描写了梨花林“爽心悦目”的美景,目的是以景衬人,引出“一群十五六岁的姐姐”。接着写她们在梨园里的活动和对话,显示出梨花姑娘们勇于科研的进取精神。这些都是实写。写景,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写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当听到“奔小康,梨园要立头功呢”,作者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眼前仿佛出现了梨园丰收的景象:一个个黄澄澄的鸭梨,挂在枝头,藏在叶间,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这便是虚写,它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让人透过眼前密密层层,如雪似玉的“春花”,联想到色鲜味美,果实累累的“秋实”,联想到大丰收的喜人景象,从而增强了文章的神韵和感染力。
  如果说这一层的虚实互补增加了文章的内涵,那么下一层的虚实互补就更显得巧妙传神,令人叫绝。且看:“农民伯伯都在地里忙开了,滋滋的喷药声,隆隆的拖拉机声,不绝于耳。”此处实写表现了广大农民的冲天干劲和广大农村的兴旺景象。接下来又是虚写:“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农村,各族人民正精神抖擞,为硕果累累而努力奋斗!”这段极富想象性的虚写,自然就能引起读者作更深一层的联想: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到了金秋,必定是硕果累累,丰收在望。这样虚实相映,既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又歌颂了党的好政策,文章主题获得进一步升华。
  文末一句,一语双关,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把自然界的梨花和改革开放之花融为一体,令人遐想,耐人寻味,言已尽而意无穷,主题表达深沉而含蓄。
  由上可见,虚实互补的为文之道,既能使读者对所描之景、所写之人获得鲜明的形象,又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更能深化文章主题,从而形成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表达效果。

 上一篇:底气作文
 下一篇:地上行者作文
 关于梨花的作文         点击查看更多
 作文写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