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有
味道的,淡淡的,很香,透着一股子
温馨。从很小的时候起,
我便嗅到了这香气。那么,这香气是什么呢?在我幼小的
心灵里,一粒疑問的
种子被埋下了。
过了很久,我上学了,读了很多
书,也学到了许多知识。于是,我终于
明白了,家的味道,就是一种名为“好学”的品质。
一个秋夜,我坐在阳台的座椅上,大
街上的灯光,柔柔地探向我的书本。在一曲旋律优
美的《渔舟唱晚》中,我模仿古人的样子,摇晃着脑袋,诵读着古诗。
草丛里传来阵阵虫鸣,好像在为我伴奏。
母亲坐在旁边,笑眯眯地看我朗读;
父亲坐在沙发上,时不时地指出我的错误。在柔和的灯光下,在阵阵的虫鸣中,在母亲
微笑的注视中,在父亲那不苟的监视下,我默默地读着。周围的
时光是那样静谧,那样舒适……在这样的
环境下,我悟出了。在
夜晚的
学习中,家,便透出了温馨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一种名为勤俭的
美德。
清晨,
温暖的
阳光透过了玻璃窗,照进了饭厅,似乎同我一样,受到了
美食的召唤。我匆匆地起床洗漱,便“杀”向了餐桌。望着餐桌上五颜六色的饭菜,我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扫荡
行动”。我
风卷残
云般地吃着,经常不慎把饭菜掉到桌外。母亲端着一杯热
牛奶走了过来,一边将牛奶放在我的桌前,一边随
手将我掉在桌外的饭粒捡起吃掉。她还对我说:“你这孩子,怎么不懂节俭?我不是总和你说嘛,一粥一饭,须知得来不易。”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收敛了吃相,小心注意着,不让饭菜再掉了。看这干净的碗,母亲
开心地笑了。我看着母亲的笑脸,也自豪了起来,也在脸上挂上了笑容。阳光,缓缓地爬上了我和母亲的脸庞,柔和了脸庞的线条。在清晨的阳光下,家,便透出了温馨的味道。
家的味道,是一种名为“
关爱”的善举。
假日,
篱笆墙上的小
猫慵懒地摇着尾巴,微风拂过草地,
小草懒懒地晃了几下,便又回到了原状。我坐在
公园的长椅上,默默地看着
妹妹在草地上嬉戏,
享受着假期的悠闲时光。突然,一阵微凉的感觉落在了我的脸上。我抬头一看,原本晴朗的
天空不知何时蒙上了一层阴云。我赶紧起身,向妹妹跑去。“炎炎,我们该走了!
下雨了!”说罢,我便背起了妹妹向家跑去。突降的雨滴,似乎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小猫,只见它慌忙从墙头上跳了下来,也跑起来。我背着妹妹跑着,妹妹
看见了这只
狼狈的小猫,便发出了“咯咯”的笑声。我听着妹妹的笑声,也
忍不住笑了起来。于是,这天地之间,便将笑声和雨声交织在
一起。在雨中的笑声下,家,便透出了温馨的味道。
是的,在
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我渐渐地明白了,“家的味道”就是一个家的魂,一个家的精气神儿,也就是所谓的
家风吧。它起于无形之间,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
影响。故而,一个
家庭的家风如何,着实是很重要的。中华几千年,书生治国,那儒家传统,不正说过所谓的“修齐治平”吗?
家,是人脾性的锻造厂;家风,便是那把锤子;只有好的锤子,才能铸造出良好的人格。在家里,我养成了好学的
习惯,也养成了勤俭的
风气,懂得了关爱他人。
家,是有味道的,不仅让闻者心旷神怡,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浸染其身,香气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