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我国历史上,
家风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我们必须传家风、守家训,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2014年,央视
记者在全国进行采访,上自80岁的梅葆玖,下至幼儿园的孩子,问题都是“你的家风是什么”,大家的回答五
花八
门。有人说
诚实守信,有人说遵纪守法,有人说尊老
爱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家风也承载了民族的传统
美德。
我家的家风是
勤俭节约、孝亲敬老、上进
求学。
从小,
父母就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小到一张纸、一度电,甚至一粒米……我吃饭时掉了饭粒,父母会让我捡起来吃掉。并且,他们还经常跟我讲
爷爷奶奶年轻时的故事。那时候,物质匮乏,日子过得艰辛,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儿。所以,“
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
幸福生活”也成了他们的
口头禅。现在,他们也很少给我买贵的
衣服,更不允许我打扮得花枝招展,平时也很少到肯德基、麦当劳等地方消费。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说:“那些都是垃圾食品!”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恩情深似海,
人生莫忘父母恩。作为一个有
孝心的孩子,我始终没有
忘记父母对我的
付出。
回忆我的
童年,有许多
小事或许我没有在意,但每一件事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老人是我们的长辈,辛辛苦苦一辈子,为
家庭付出了很多。所以,
孝敬长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
责任。这是一个使命,也是一种传承。
知识是无穷的,获取知识的最好办法就是
学习。
妈妈经常说:“学习是通往
美好未来的唯一捷径。”
爸爸总爱
唠叨:“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妈妈是一名教师,经常给我买
书,并且
希望我能在书中提升自已,为
理想而
奋斗。
所以,我们更应该
关注每一个细节,父母的一些举动总能
影响到孩子。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节约粮食的
习惯。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
雨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
成长。我很
感激父母的辛苦付出,也会用实际
行动去回报。
家风是文化和教育的
永恒主题。好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保障,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
正能量。
“没有规距,不成方圆。”每个家庭的家训都不尽相同。家训是一生中父母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了好家训,才能传承好家风。家风是一个家的
风气。家风一旦败坏了,这个家的名声也就败坏了。
大家知道,不同的家庭氛围会培养出不同的人。因此,家風的纯正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风气。大家都
熟悉“六尺巷”的故事,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样的胸襟,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传为后世的美谈。
生活中,我们也要端正家风,继承家训,弘扬民族文化,让一些不良的风气
远离视线,让正能量得以传递,让社会风气更加纯正,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