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家乡
山清
水秀,
风景优
美,自古有“
鱼米之乡”的美誉。
每年6、7月份,稻农栽好秧就往稻田里投放一些鱼苗。鱼苗的投放很讲究,只放鲤鱼和鲫鱼,不能放
草鱼,否则稻秧会被草鱼吃光。鱼儿在稻田中
自由觅食,自然生长,待稻谷扬
花时节,鱼儿饱食稻花,争先恐后地
长大。等到稻花落尽,鱼儿们也体态浑圆,极富光泽。
十月的稻田,一片金灿灿的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也是我们
小孩子最
高兴的时候。
小伙伴三三两两约好
一起去田里
捉鱼。到了水田边,先挖开水口用淤泥支好竹篓,然后慢慢分开稻丛,用脚在田里由外向里踩出排水沟,等田水流过一阵之后,鱼儿也就渐显出来了。待水流将尽时,大多数的鱼儿已经在竹篓里面了。
带着满载而归的喜悦回到家里,
心灵手巧的
妈妈能将稻花鱼烹成十多样风味的佳肴,尤其是用棕苞米、蜂蛹、稻花鱼煲制的“海、陆、空”三鲜汤最受青睐。当然我最
喜欢吃用地道的菜籽油炸出的稻花鱼,透着微黄,一看就令人垂涎三尺。咬一口,香香的、脆脆的、酥酥的、嫩嫩的、甜甜的,说不出的鲜美。连骨带刺嚼碎,一个字“香”!
现在
家乡每年十月的稻花鱼节,已经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家乡的
味道也为更多的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