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壶中的
水倒掉一些便可将水烧开,而不用去找借木材。弟子的想法虽说没错,但却会在
寻找木材上
花费过多
时间。世事常常如此:有许多事物需要
自己取舍。
我們为什么不能像师父那样果断
放弃该放弃的,从而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呢?
鲁迅弃医从文,才得以日后蜚声
世界文坛。他
如果没放弃医学,也许他能成为悬壶济世的良医,仅此而已。而他的舍弃之举,让他能够拯救全中国的思想与
心灵,也许这才是他的初衷。“
人生最难的不是
拥有,而是放弃,放弃不一定是结束,也许是新的开始”。
鲁迅的做法就像是材料中的师父,而多数留学的知识分子则像材料中的弟子。那些富裕的知识分子试图用捐款等方式拯救中国,却不知这只是扬汤止沸。他们本可以放弃留学
生活,回国给国人灌输新思想,引进国外新的技术,而他们却不愿放弃;鲁迅则因放弃,唤醒了国人麻木的心灵,成为文坛宗师。
也许你会说,鲁迅的放弃能拯救一个国
家,只不过是奇迹。然而,这样的奇迹从古至今实在太多,太多人因懂得放弃而成就人生,而这种奇迹则更是智慧的体现。华佗放弃入朝做官,救死扶伤,才成就“神医”
美名;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学业,开发微软技术,才成为世界首富;史蒂夫·纳什放弃足球,改练
篮球,才让他成为球场上的“
风之子”;黄渤放弃当歌
手,转行当演员,才令他成为家喻户晓的影帝;勒布朗·詹姆斯放弃热火王朝,
选择回归骑士,才得以完成天之骄子的救赎……他们都因放弃了该放弃的,而获得了他们的
成功。他们也都可以像弟子那样
不放弃,按自己的初衷行事,那么,纳什也许会在足球场上发光,黄渤也许因一首成名曲而大红大紫……但这和他们现在的成功相比又显得极为
艰难。既然你知道自己需要有所取舍,为何不放弃得果断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呢?
其实,不仅仅在
追求理想的
道路上需要放弃,生活中的我们同样需要有所取舍,懂得放弃。放弃甜品
美食,选择健康饮食,才能有好的身材;放弃娱乐休闲,选择
努力学习,才会有好的
成绩。所谓“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只有有所放弃,才会有所获得。就像鲁达基所说:“有取有舍的人是多么
幸福。”他们的幸福不来自于对
欲望的占有,而在于他们在取舍后,获得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佛
云经》有言:“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就像材料中师父说的那样:为什么不把水倒掉一些呢?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当我们在得与失间犹豫不定时,我们也许会
失去更多。学会放弃,我们才能
收获更多,收获自己真正想要得到的。
【借而鉴之】 本文开篇点题,接着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有舍才有得”的观点,并充分阐释了“懂得放弃成就人生”的道理,最后再联系现实生活,进一步论述观点。文中事例丰富,论证有力,议论部分不仅涉及正反两面,还将材料的人物与所举的事例结合起来评论,既紧扣了文题,也深化了中心论点。文中出现多处
名人名言,用得十分恰当,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