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放弃意味着
失败。
有人说:放弃了还可以从头再来。
有人说:放弃——值得
崇拜。
有人说:放弃意味着背叛。
有人说:放弃有时还可以让人得到
成功。
舍得放弃能有
收获?一个小故事告诉了
我真正的
答案。
一个
少年背负着一个砂锅前行,不小心绳子断了,砂锅也掉在地上碎了,可是少年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有人拦住少年问:“你不知道你的砂锅碎了吗?干吗不回头看看?”少年回答:“已经碎了,回头又有什么用呢?”说罢继续赶
路。
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何感想。少年是对的,既然砂锅已经碎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呢?这正如
人生中的许多失败一样,已经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
痛苦中挣扎浪费
时间,还不如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奋发
努力。学会放弃吧!像那个少年一样。不要
因为失败而做无谓的自责和叹息。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会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
自我的强者姿态。
社会尽管很大,但总也大不过人的
欲望,人们总
希望“熊掌和
鱼”兼而有之。然而站在
生命的长堤上,永远不
可能同时占有两岸,投身对岸就意味着放弃此岸。这对矛盾,就像生和死之间的矛盾一样深刻,一样惊心动魄。我曾为史
书上的一幕动容:联邦德国总理、
曾经的反法西斯战士勃兰特访问波兰,他来到一座纪念碑前,面对曾为纳粹德国暴行
付出了600万生命的波兰人民,扑通跪倒……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跪下的人跪下了。这一跪,民族之间仇恨的藩篱轰然倒塌。勃兰特放弃了
自己的威严,却得到了世人的谅解和德国人民的安定
团结。
然而,许多人并不懂得放弃,往往在最该
执着追求之时,放弃了,却在最该放弃的时候,汲汲追寻着。
每个人都只是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演绎
生活,有许多东西
根本无法得到。譬如,一个天生丑陋的人永远不能
改变自己的容貌(整容不算,毕竟它未改变本身的因子),但他却可以放弃对脸蛋挖空心思的改变而竭力装扮自己的头脑,培养个人高尚的修养。
放弃,对一般人而言是一种怯懦可悲的行为,然而我们稍加注意、
思考我们的生活,就会发现,其实放弃恰是一种气度,一种达观,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一个善于放弃的人,往往是一个成功而坦然的人,因为他懂得取舍,懂得
珍惜,更懂得抓住生活中的主流。
“不要因为一个哨子而付出太高的代价。”富兰克林如是说。负重的雄鹰不能振翅高翔;鸿鹄注定不能和飞机为伍;现实的残酷不允许我们有太多的奢望。为了自己心中那座最高的
山,我们必须有所放弃,放弃不切实际的空想;放弃
成长路上的
风花雪月;放弃
登山途中的自我
陶醉……唯有如此,当你登上山顶时能自豪地说:我的
选择是正确的。
【借而鉴之】 “有舍才有得”是一个很普通的话题,而作者只抓住“放弃”行文,确实值得称道。开篇由故事导入,寓意丰富,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观点“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会发现那才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接着引入“熊掌和鱼”兼有之难,无可辩驳地指出,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最后
鼓励人们“不要因为一个哨子而付出太高的代价”作结,积极向上,富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