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风气?物理
老师说:“空气流动形成风。”
语文老师讲:“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风气本是自然现象,现在指流行的风尚、习气。风气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无形的巨大
力量。什么东西一旦形成风气,就可以流行起来,以至于人人仿效。
风气有好坏之分。好的风气似
春风化
雨、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风尚,而风气不正,则会出现坏人作恶多端、
好人袖
手旁观的怪现象,甚至产生跌倒老人该扶不扶的纠结。风气不正,整个社会也就面临
失去底线和
信仰的危险了。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有关“风气”的话题。纵览历史,无论古今中外,不难发现,风气对于个人
成长、
家族起落、国家兴衰
影响深远。
良好的风气之于个人,如土壤之于幼苗,一股良好的风气,是滋养人成就一番事业的
精神食粮,因孟母三迁,孟子才成为“亚圣”,这里无须赘言;一个瘸腿的小男孩栽了一棵
树,因
心情忧郁,
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但晚上
看见父亲悄悄地给自己栽种的树施肥!他因此
放下自卑,发奋图强,成了
美国总统,他的
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良好的风气之于家族,如春风化雨,自然融入家族成员的一举一动之中,所以有
书香门第、满门忠烈。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其家族人才辈出,人人
羡慕不已。殊不知,这位被孙中
山、毛泽东
尊敬推崇的晚清重臣留给后人的,不是权力与钱财,而是一封封家书——《曾国藩家书》,他以家书励
家人,立家训,成
家风,无论是其遗嘱中“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的劝诫,还是其家书中“有恒则断无成之事”的
教诲,短短数语,树立的却是
道德精神的丰碑,这才有了家族长盛不衰的传承。
风气之于国家,则成为国家兴衰存亡的关键,因而有桀以奢亡、纣以淫败的
教训。周公辅平王,摄政七年,制完备礼法,清除朝野之倾风,后还政于平王,天下太平。然而西周末,周幽王即位,性奢侈,建酒池,大饮于此,不理朝政,上行下效,清政之风烟消
云散,烽火戏诸侯,失信于人,周朝的
辉煌随倾颓的风气
一起如烟消散,最终被商汤所灭。不仅在中国,翻开
世界历史,王朝更替莫不如此。所以,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总结到:“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这也许就是习主席要反复强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家风社风建设,
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
少年心中生
根发芽”的原因吧。
中华文文化根基深厚,从讲究“仁义礼智信”到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可以看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风尚,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伟大民族之林,才能顺利实现中国
梦。
点评 本文从概念入笔,形象直观;主体部分则分别从个人、家族、国家三个角度畅谈“风气”的重要性;结尾又将中华文化与中國梦结合,使全文浑然一体。而且,材料丰赡,显示了作者浓厚的学养;习主席的教导又彰显了作者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