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起源来自于思想的解放,而思想的凝聚与升华则仰赖于
书籍的传播。于是,善于
读书并勇于
实践者便
可能获得命运的垂青,从
平凡中绽放光辉,成为时代的革新者和创造者。
“
我们为何读书?”这是困扰
人类很多年的难题。并不是
因为这个问题有多么难回答,而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答案。有的人说为了增长阅历、积淀知识;有的人说为了陶冶
性情、开阔眼界。不过我相信,一本书真正触动我们的,不是它的作用和功利性,而是它的
美。
传说在古希腊
神话中,文学之神缪斯是最美的女神,她象征着文学的美。读书可以等效为一个用灵魂去触及文学之美的过程,对于每一本书的
阅读都像是一段妙不可言的旅途。你可以跟隨三毛的
脚步,去
欣赏撒哈拉沙漠里漫天飞舞的黄沙;你也可以站在马孔多孤峭的海岸上,旁观布恩迪亚
家族长达百年的悲欢与
孤独;或许你愿意静静地坐在湄公河的白色游轮上,
陪伴玛格丽特·杜拉斯
一起等待她那北方的情人……每一本书所蕴含的美都各不相同,有些是烈火狂
风中的
英雄之歌;有些是缠绵悱恻的
爱情传说;有些又只像是一朵
花的绽放,抑或是一片秋叶的静静凋零,在不经意间拨动你的心弦。让我怎能不为读书的美而痴迷?我愿在书的
世界中做一个仰望者。
但是倘若一个人只是通过读书来拾取他人
牙慧而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么他的思想只会是一潭死
水;只有通过切身的实践,才能真正体会书籍的思想和
精神。一个提出进步的构想并加以实践的人,毫无疑问是时代的先驱;但通过自身的
思索与
努力让前人的愿景实现的人也同样伟大!当年,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而正是阅读了《资本论》的列宁
成功地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构想。所以,只有将读书与实践紧密结合,才有可能从时代的土壤中开出文明的花朵。
读书能帮助人们唤醒至善的灵魂,实践能完成个人
梦想和社会
理想的书写。也许关于民族的命运与
未来的抉择就在我们这一代,也许就在
今天。我们何不深嗅着书页上清新的墨香,用双
手点燃理想的灯火,在漫长的期待中
收获成长的
幸福与丰饶!
点评 1.开
门见
山,直奔主题。作文由文明的起源说起,追
根溯源,指出“善于读书并勇于实践者,便可能获得命运的垂青”,单刀直入,一语中的,提出中心。
2.
花开两朵,尤喜一枝。第二段就“为何读书”,罗列出两种观点,一种是实用性,一种是审美性。考生要抓住读书的审美意义,进入下文。水到渠成。
3.巧用排比,妙用事例。在论述读书之美时,考生将视线聚焦在经典名著上,用一连串“你可以……你也可以……或许你愿意……”“有些……有些……有些”的句式,不但事例典型,而且句式整饬,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