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
风,混着
花香,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随之飘来的是那香喷喷的面香。
小时候,
家里常
吃面。
面条由
外婆做,这是世代相传的
手艺,她比谁都知道做面条的奥妙。
她拿大块和好了的面团,揉成一长条,提起来拧成麻花形,滴溜溜地转,把长长的面条折成双股,一直拉下去,拉到粗细适度为止。在拉的过程中不时地在撒了干面粉的案子上重重地摔……
我常站在
厨房门口,看外婆表演抻面,越夸奖她,她越
精神,眉飞色舞,如表演体操。
放在锅里煮沸,待熟了之后,捞出来,将汤汁与一些菜倒进碗里,并撒一层厚厚的香菜,将面搅拌均匀后就可以吃了,看吧:白白的面条,还有几片香菜点缀上面,面的筋道与汤汁的
美味完美地混合在
一起。当你
狼吞虎咽地把面吃完,便会发现
自己的鼻子上已经挂满了汗珠。吃完后,任由余香融于口中,在唇齿间留下一丝淡淡的清香。
外婆的面似
茶,宜慢慢
品味。
外婆
喜欢放上两三
根香菜,几滴猪油,面汤清可见底,表面上没有油星,面条排列整齊,像是美人头上才梳拢好的发蓬。大大的几片火腿
鸡脯摆在上面,看这模样就觉得可人。吃外婆的面时,竟闻不到香气,唯有轻咬面条时,那香气才由面条的缝隙中迸溅出来,加上汤有着一种类似沙粒的口感,不时刺激你的味蕾。
家附近有家小规模的面条铺。面一上桌,就闻到一股油腻的味儿,面汤布满油星,
白菜丁、葱花、豆腐丁、红、白
萝卜丁、芹菜丁和
水芹菜撒满了整碗面,看不见主食面条。面里面还藏着一些肥肉丁,冰凉生硬,一口咬下去,有些硌
牙。面条的口感也是粗糙无比,难以下咽,没有面原有的清香,只有一股说不出的味儿。用筷子一挑,面条立刻断掉,不筋道,
滋味也是太浓,远不及外婆的清爽。
我疑惑地问外婆做面条的奥秘,外婆语重心长地说:“其实,我们不能过于
追求面外形的美,面的本质才最重要,我之所以没有刻意加重面的颜色,是想突出面最原始的
味道,
因为这才是最自然、最有滋味的。”
听了外婆的这番话,我顿悟到其实
人生也是如此,真正重要的是内在。正如外婆说的,面,似茶,也如人生。不招摇,踏踏实实做人,外婆的智慧,也许就留在面中了。
香气不禁飘入嗅觉深处,恍惚间又忆起了外婆的面。
模拟评分:45分。 得分理由:外婆的面中不仅有浓浓的爱,还有人生的哲理呢。小作者把外婆回味无穷的清汤挂面与街头味浓的面对比,悟出了要踏踏实实做人的道理。作文前半部分描写细腻生动,后半部分哲理引出自然流畅,是一篇像外婆的面般回味无穷的佳作。 失分理由:题材略显普通,如果能新颖些会更具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