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微
雨。
汽车驶上了
西湖边“龙
井问
茶”村的
山路。空气中仍弥漫着荷叶的清香,山间的
水汽中氤氲着
梧桐的清冽,
我深深地呼吸,肺腑中荡起一种亲切,仿佛我正
分享着古余杭的呼吸,分享着千年前白居易、苏东坡的呼吸。
山路越来越窄,可我们的目的地“九溪十八涧”在哪?正当一
家人踌躇不敢
前进时,一位茶农从山上走下来。好一个神仙般的老太太!蓝印
花布的衣袖裹着丰腴的白
手臂,精致的斗笠压着一
根根银亮的发丝,手挎一篮茶叶,步伐从容闲雅。我们赶忙上前问路。
“‘九溪十八涧’?呦,那里汽车可上不去,你们得下来步行——这样吧,我带你们走一程。”
于是,我们跟着她走上山路。
行走在山间,满心只有一个字——绿!自然毫不吝啬地把它最
美的绿分享给我们。像竹叶那么嫩,像荷叶那么润,像蕉叶那么亮。行走在其中,我如行走在米芾恣意的点染中,行走在塞尚灵动的色块中。清凉的雨丝将绿滴落在我的额上,深吸一口
绿色的空气,我心中便流淌起
大自然最纯净的灵气与诗情。
老
奶奶一边走一边向我们分享起诗句:“郭沫若写‘九溪十八涧’道:层层叠叠山,高高低低
树,叮叮咚咚泉,曲曲环环路,说的可不就是眼前!”
她吟诵着诗句,
欣赏着眼前之景,好像热忱地期望着我们也能体会这种诗文与
美景交融之美。
我和
妈妈相视一笑,我愉快地接话:“是呀,这里面使我想到‘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的意趣。”
这时,她回头笑了,眼角的
鱼尾纹如一朵水莲花,在凉
风中
温柔地绽放。她放慢
脚步,与我并肩走着,像遇到知己般交流起诗句,我们一唱一和,时而
一起吟诵,一老一少的笑声和泉水一样叮咚流淌。我暗中惊叹她学识广博,一边猜测她会不会是个退休的老教授,一边欣喜这一路的诗情能与她分享。杭州之行无疑为我的
成长添了一抹亮色,我分享了杭州景
美丽的馈赠,分享了杭州人烂漫的诗情。当老茶农与我
再见,在青山绿水归去时,我的心中,迎来一片前所未有的
幸福亮丽。
分享,真美。
[满分揭秘] 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这篇作文能够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并非偶然,原因有二: 一、优美娴熟的语言细细看一下,从开篇到最后,没有一句话不是那么的娴熟,那么的富有诗意。比如“空气中仍弥漫着荷叶的清香,山间的水汽中氤氲着梧桐的清冽”“行走在其中,我如行走在米芾恣意的点染中,行走在塞尚灵动的色块中”凡所应有的语言都是那样的娴熟和生动。 二、深刻独到的立意如果不静下心来,认真品读这篇作文,也许就很难发现“她”立意的独到之处,恰恰就是这篇文章的立意深深地吸引了阅卷老师,考生在文章中通过与大家一同分享杭州美景的同时,也在荡涤心中的那份纯净和美好。此时此刻如果你身在阅卷现场,还能被该考生工工整整的钢笔正楷所折服,你说这不是成长,这又是什么呢?你说这样的立意,怎能不让老师为之拍案叫绝呢?!“分享,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