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里的丝丝凉意还没完全褪尽,燥热的初夏已经在一场场阵
雨中拉开序幕。撑着一把伞,
我有些
狼狈地走在
回家的
路上,一股粽叶的清香不知从哪里隐隐约约地飘过来。轻嗅着这醉人的清香,一片
思念之情不禁涌上心头,
外婆的
身影浮现在眼前……
外婆长年居住在
乡下,留着一头蓬松又有点自然卷的短发,些许皱纹爬上她
爱笑的脸庞,满脸
热情,透着
乡村人的淳朴。小时候,我最盼望的就是过
端午节了,
因为端午那天能吃到外婆包的
粽子。
外婆包粽子
特别讲究。无论是肉、米还是粽叶,都是精心挑选的。外婆总是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首先是选粽叶,外婆会拎着篮子到河边精挑细选一些箬竹叶做粽叶,回来的时候篮子里满满的。粽叶采回来,要先放进盆里泡着,半小时以后用抹布一片一片地清洗。清洗的过程比较费工夫,外婆一洗就是一两个小时。每次洗粽叶的时候我都主动请缨。外婆帮我端来小凳子,围上围裙,套上防
水护袖,于是,我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忙活开了。洗完的粽叶整齐地摆放在水盆里,像
美女出浴,悠然自得。包粽子的米要早早地淘好,尽
可能沥干。肉馅呢,更是前一天就要拌好作料放进冰箱里冷藏,这样才入味。光是看着外婆准备的一碗鲜肉,闻着粽叶散发出的淡淡的清香,我就已经馋得不行了,鲜肉粽可是我的最爱哦!
准备
工作完毕,外婆开始包粽子。外婆的
手糙糙的,但很灵巧,两只手像玩杂耍一样,不停地穿梭忙碌,不一会儿,一个粽子就完成了,又紧实又漂亮。我跟着学包粽子,一开始,把粽叶折叠好,做成漏斗状,我还能
成功摹仿,接下来的缠绕粽叶我就不行了,看得头晕眼
花,学了半天,还是笨手笨脚地缠不好。外婆只能分解成慢动作给我看。终于,我包出了一个“小瘪三”粽子,虽然粽角没有包严实,会有米掉出來,但看起来总算还像个粽子。
粽子包好了,可以下锅煮了。家里土灶上的大铁锅,一次能够煮好多粽子。外婆把粽子一圈圈地排列好,一个个粽子像戴着
蝴蝶结的胖娃娃,
可爱极了。我总是趴在灶台边看外婆煮粽子,因为
喜欢闻粽叶的
香味,尤其是煮过的粽叶,香味更浓,我不时对着大铁锅咽口水,真是迫不及待呀。
弟弟更是等不及,过一会儿就跑过来问外婆粽子好了没有,这个小家伙比我还要馋!
粽子煮的
时间比较长,一般要煮一下午。有时候外婆会在夜里煮粽子,前一天晚上下锅,第二天早上吃。每次粽子一煮熟,我都要连续吃两个才肯罢休,因为实在抗拒不了粽叶香和糯米香。要不是外婆怕我吃多了伤胃,我还能再吃一个。那又糯又香的
味道我至今
难忘!
又是一年粽叶飘香,一转眼外婆已经去世10年了,我再也吃不到外婆包的粽子了。可那难忘的粽香一直深藏在我的
记忆里,清新又浓郁,亲切又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