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两种,先甜后苦,
先苦后甜。世上万事万物都无绝对的完
美,却有着相对的公平和
独立。
最近拜读了这样一篇文章感触颇深,《
我宁愿你小时候吃点苦,也不愿你
长大后低下头》。这是一位
母亲写给
自己孩子的散文,文
风有点像龙应台,却比之更柔和
温暖。随着年龄的增长,课业量的增加,我们总是会抱怨,抱怨无止境的
作业、无休止的
考试、无尽头的
课堂,却
忘记了我们做这一切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生活并非不易,从早上醒来,餐桌上就有
鸡蛋和
牛奶,下午
放学偶尔爸妈会带着出去吃顿大餐,他们没有什么要求,只期望我们能
拥有一个达标的课业
成绩,而我们的
学习也似乎变成了尽量满足
父母的要求。这种想法没有错,却显得那么狭隘、那么閉塞。
苦难,是
人生最好的
老师。之前有一位很要好的
同学,平日里
读书十分
努力,早自习来得最早,下课走得最晚,平时课间很少说话,吃饭、走
路也都尽
可能用最快的速度。起初不解,便与之聊天寻求
答案。他的话语让我印象深刻,“我想
改变现状,过更好的生活,我找不到其他的办法,唯有读书”。后来得知,他
家境贫寒,家里还有一个
姐姐,为了供他上学,原本成绩优异的姐姐狠心
放弃学业。是的,生活的不易,让他尝到了更多的心酸与残酷。他无法拥有同龄人的穿着与
享受,他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
简单节省的物品。这些外在因素并不令人厌倦,却仍旧是一种“苦”,只有通过不懈地努力、比他人更多的
付出,才有可能超越别人,才能够在
未来的
道路上,有更多的
选择和机会,才能活得不低头。或许你会说,
奋斗的日子是压抑的,是不
快乐的。但若选择了现阶段的快乐,那将来的快乐谁为你负责?年轻时的快乐,是一种过度消耗,中年以后的快乐,才是人生成就的映照。
将上进,视作一种生活态度。上进,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良好的
自我修养与家教。
邻居家一位姐姐,大概大我三四岁的样子,父母开公司,家境是很富裕了。高中时便被送去西班
牙读书,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得了本硕连读的机会,利用
课余时间考了国际导游证,同时还接了几部西班牙动画片的字幕翻译
工作,忙碌之余,每天还
坚持跑三公里。在她身上,我没有看到有钱人的娇生惯养,没有看到出国后的放纵与颓废。在自己
向往的国度,
感受异国文化与
文明,利用自己能够利用的一切时间,去丰富、去吸取、去充实。我想,无论她将来走到哪里,无论接受怎样的考验,她一定能够应对自如。
因为,她已将上进视作一种生活态度,在这种人生态度中,她注定
不平凡、不普通。
当很多人都在
质疑素质教育、高考弊端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
如果你没有身处一线大
城市,你所谓的“素质教育”充其量只是
成长过程中的一针麻醉剂?没有人愿意在满园的
美景面前,却终日为生计发愁。所以说,奋斗,是我们毕生的选择。就如同这篇文章中所说,“真正的快乐人生,是要淌过一条汗
水的河”。在本应该奋斗的年纪,不要让那些看似正确的“词汇”蒙蔽了你的双眼,让你
失去了奋斗的机会。
青春,永远只有一次。在这最好的年华,去躬身奋斗,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
收获一园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