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很怕拔
牙的人,一听说要拔牙,我的
眼泪立马会不争气地倾泻而下。但是,这次拔牙的
经历,我的
牙齿却教会了我
坚强,让我变得
勇敢。
(“倾泻而下”“我的牙齿教会了我坚强”这些夸张的表达,新颖的开篇,足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周末晚上,我发现有一颗大牙已经很松了。我主动告诉了
爸爸,
希望爸爸答应能等到明天再拔。爸爸帮我检查了一下,笑笑说:“可以呀,不过我还是希望你
今天独自拔一次牙。来吧!坚强点儿,爸爸相信你一定能战胜
恐惧的!”
(“独自拔一次牙”这句话意思不够清楚,是独自一人去医院拔牙呢,还是自己给自己拔牙?从后文看,应该是自己给自己拔牙。建议改成“自己拔了这颗牙”。) 反正拖得了初一拖不了十五,今天我就与可恶的牙齿大战一回!鸣鼓开战,拔牙开始!我慢慢地把
手放到大牙边,可还没有用力,我一想到拔牙的
疼痛,就立马心跳加快,呼吸
困难,战战兢兢败下阵来。
(把拔牙想象成一场大战,小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俏皮的语言是这篇习作最吸引人的地方。) 中场休息,停顿调整。我深深地呼吸了一下,再次把手伸向牙齿。可刚碰到牙齿,流血呀,头皮发麻呀……各种恐怖的情景放电影一般不停地向我扑来。爸爸在一边
鼓励我,不怕啦,这颗牙齿很松很松了,不会痛的!你只要自己拔掉这颗,以后你就不会
害怕拔牙啦!
加油!
(建议加上冒号、引号,改为直接的语言描写,会使文章更有情境感。) 我想也是,要拔的牙还多着呢,总是一直怕它,什么时候才能熬得出头呀?我保持着镇定,暗暗地鼓励自己。“嘿!”我大喊一声,再次投入“战斗”。我抓紧牙齿,两眼一闭,不管三七二十一往外猛拔!结果还没怎么发力,牙齿就掉了。我竟然自己拔掉了一颗牙!哈哈!
(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细腻生动地刻画出整个拔牙的过程,真实有趣。建议把“抓紧”一词改为“捏紧”会更加恰当。) “这颗大牙怎么这么短?”爸爸一边疑惑地嘀咕,一边让我张开嘴巴,用手电筒照了照,“好像断了点牙
根在里面,明天我们去让医生看看。”
横生波折,我刚才激动兴奋的心一下子凉到谷底的,
失落极了!
(事情一波三折,读者的心随着小作者的笔触起起落落。) 第二天起床,爸爸
第一件事情就是再次檢查我的牙齿。仔细看了两次,爸爸
高兴地叫了起来:“太好了!那不是断掉的牙根,是新牙!不用看医生啦!”
原来,新牙齿都迫不及待地长出来了,所以才把旧牙齿顶得那么松动。只是昨晚有伤口,爸爸看不清楚新的小牙尖,差点弄错了呢。
还好是虚惊一场,我当时那个高兴呀,真是无法形容。我连声大喊:“新牙!新牙!新牙!”重要的和兴奋的事情要说三遍!
(生活化的语言毫不做作地表达出“我”心中的高兴劲。令人恐惧的拔牙,在小作者的笔下是如此轻松诙谐,让人读来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