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大
山里的孩子稚嫩的脸庞,因你的到来,你的留下,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你十年如一日的
陪伴,换他们无忧无虑的
成长。你的
用心陪伴,
温暖了中国,
大爱无疆。
(文首化用材料点题) 其实在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卢安克”。
(分论点独立成段,醒目) 他们如同冬日里的朝阳,温暖着大
家。不久前,一位常常在拾荒之余,到
图书馆里
看书的老人去世了。人们也许知道那位苍颜白发的拾荒者,能到富丽堂皇的杭州图书馆看书,源自杭州图书馆
工作人员的
爱心,却不知道就是这样一名拾荒者,用
自己千辛万苦、餐
风露宿拾荒的钱,去救助贫困山区13个没有
读书的孩子。他叫韦浩森,
从前是一名可敬的代课教师,现在只是一名拾荒者。一张张扶助儿童的证明单,是老人逝世后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天堂里,应该有他认真读书的模样,天堂里,应该有他眉目慈善的脸庞。
同样的,作为演员,江一燕并不出众,但她
放弃用钱来构筑叫做爱心的墙,而是身体力行,走进大山,用陪伴来温暖人间。只要我们用心留意,卢安克不一直在我们身边吗?(用身边平
平凡凡普通人相互传递爱心的典型事例有力证明了“卢安克就在我们身边”观点)
这个社会和时代需要这样的“卢安克”。
(分论点进一步由身边的人和事深化到社会和时代) 留守儿童是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遇到的一大难题,大批农民离开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进城打工,留下老老少少在
农村,几年见不到儿女或
父母,有那么多的“留守儿童”,缺乏陪伴和
关爱,有这样一对夫妇,不远万里奔赴
雪域高原,深入藏区,成为雪域高原上最艳丽的高原红。他们为藏区的孩子带去知识,带去关爱和
亲情。他们
远离了自己的双亲,却成为世间最好的父母。这个时代,不需要马
云式捐助的哗众取宠,不需要媒体的奔走疾呼,而像卢安克这样用实际
行动,真正关怀儿童的平凡人,才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例证有力有据) 我们也應该成为这样的“卢安克”。
(分论点落脚到“怎么办?”)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还有多少人甘愿无心插柳,散落阴凉为他人?
舍得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有时一点小善也鲜有人为,那卢安克式的大爱又用什么来支撑呢?但在这世间,有多少无国界医生奔走在异国他乡,只为病人缓解一点
痛苦。像施韦泽,
选择留在非洲,用最温和的态度、最高明的医疗手段,为病人带去终极关怀。有多少战地
记者,活跃在战火连连的地区,向无家可归的孩子伸出援手。卢安克用自己十年真诚的陪伴告诉世人,大爱无国界。所以我们今后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像他们一样,用实际行动,告诉世间,还有爱。还有
希望和温暖。(例证由他人到自己,提出切实的建议和号召)
陪伴最能温暖人心,大爱最是可歌可泣!
(总括全文,再次重申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