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见过林间绿得
灿烂的
春天,也许你也见过
山里百
鸟歌唱的春天,但是你有没有体会过古诗里的春天呢?
先让
我们领略一番白居易笔下的春天:有一天,大诗人白居易散步于孤山寺和贾公亭附近,钱塘湖
水涨上来啦,水面仿佛与湖堤相平,天上的
白云重重叠叠,与湖面上的丝丝波澜连成一片。
近处,几只黄莺一边争着飞上向阳的
树枝,一边“叽叽喳喳”地叫起来,仿佛是春天派来的歌
手,欢唱着春天的旋律。同时,几只小
燕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
花儿竞相开放,让人眼花缭乱。
草儿也长出来啦!瞧,它们把马蹄都给“淹没”啦。如此
美丽的春,诗人白居易自然流连忘返,全身心
陶醉在杨柳的舞姿和白沙堤的美妙
身影中,随后,提笔写下《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
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再看看另一位大诗人
杜甫笔下的春:春天的长安城被叛军占领,目之所及是乌烟瘴气、残破不堪的城池。春天到了,长安城原本该是莺飞燕舞,如今却是草木杂乱丛生,一片荒芜。
因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伤感,诗人连
看见春
花开放都不禁落泪,因为
离别的怅恨,连听见
小鸟的鸣叫声都令他惊心。悲伤的杜甫含泪写下了《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千年已过,诗里的春天依然让人感到凄凉。读之,耳畔仿佛有鸟儿在悲鸣,眼前仿佛有花儿在流泪。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的是生机盎然的春,杜甫的《春望》写的是悲凉的春。
欣赏完这两首诗,你的心里是不是多了一份与众不同的关于春天的
感受呢?
【评点】 小作者选取代表“喜春”和“悲春”的两首不同感情
色彩的古诗进行对比赏析。通过寓情于景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诗人眼中的春天进行了描写。这种
方法值得
学习,我们在写景的时候,也可以融入
自己的情感。
文章的语言很细致,代入感和画面感很强,读来仿佛让我们进入到诗人构建的意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