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时
故乡年味浓。
我的故乡在中国浙江瑞安,
记忆中的年味,是酱油肉、
年糕,是挂灯笼、贴对联,是忙忙碌碌、热
热闹闹、团团圆圆。
光阴流转,我渐渐
长大,离开了瑞安,漂洋过海,来到了佛罗伦萨。
刚来意大利时,我住在阿姨
家,那一年,是我
第一次离开
父母在异国他乡
过年。
叔叔阿姨待我很好,但是到了年下,心里总有些许
孤独和
思念。那时我很
爱读台湾作家琦君的《春酒》,
因为它总牵扯出故乡
新年绵长而
温暖的记忆。
农历三十下午,暮色向晚,我一个人呆坐在房间里,思绪凌乱地飘荡着,不由得问
自己:
今天就是除夕了,
如果在
家乡,大伙儿应该都大包小包赶
回家吃团圆饭了,可是我的年味,在哪里?
就在此时,叔叔推
门进来,一脸欣喜,兴奋地说:“走,咱们过年去,去吃年夜饭!”
我一时没回过神来,带着一脸迷惑:平时不也是叔叔阿姨还有我,三个人
一起吃吗?
说罢,叔叔阿姨就带着我出門了。我们来到了一位
朋友家。一进门,大家很亲切,乐乐呵呵,洋溢的
热情,让我顿感温暖。叔叔说:“小家伙,别
失落,我们都是好几
家人一起过年的,热闹着呢。”
是啊,大家都是漂泊在外的华侨,有着同样的渴求,在这里彼此是
邻居更似亲人。谈笑间,大家各自忙开了,和面擀皮
包饺子做
鱼丸,叔叔阿姨们还特地把孩子们也喊了过来,给他们一些面团,让他们自己随便捏,奇形怪状的饺子真让人
忍俊不禁。有个精灵古怪的小
弟弟,把几张小纸片揉成团,塞进饺子里,还不让我们看写了什么画了什么,大家都被逗乐了。还有几个年长一点儿的
哥哥姐姐,干脆跑进
雪地里放起了
鞭炮,噼里啪啦,那个热闹劲,不必多说。老人们换上了唐装,年轻的阿姨身着旗袍……终于张罗完毕,大家围坐在圆桌旁,觥筹交错,干杯的
声音仿若一曲清脆欢愉的交响乐。融入血脉的年味,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满的诠释,而
幸福的
味道,早已弥漫在空气里,暖流再一次涌上我的心头。
生活就是这样,你
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这座陌生的
城市,在
第一次别样的年味中,我觅得了一种久违的
感动,
感受着异国他乡的
亲情和
友情。我将带着这些
美好,更加
感恩地
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