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
爷爷家是木房子,
我爱在木板上蹦蹦跳跳,那种“咯吱咯吱”的
声音,总是逗得我咯咯直笑。爷爷家里养了
鸡,每天
清晨,都是由鸡清脆的鸣叫迎来东方的
太阳,然后,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
村里有一条青石板
路,那条路是村里的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它承载着孩子们
童年的欢乐。路的两旁,种满了高大的玉兰
树,枝头的玉兰
花寒凝带露,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将小路染醉。
顺着小路往前走,是五座小平房,那是村里唯一的
学校。七八年前,村里还没有多少人背
井离乡,也几乎没有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岁月流淌得像止不住的东去之
水,世事在平静的表象中大变。近三年来,爷爷家的木房子变成了三层的混凝土建的楼房,我再不曾听过那种木板的“咯吱”声,也再没有听过鸡清脆的鸣叫,我问爷爷,为什么?爺爷说,时代变迁了,
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用再那么
辛苦地养鸡。
我踏上那条青石板路,却没有闻到那醉人的玉兰花香,朝前方望去,不由愣住了——
道路两旁高大的玉兰树竟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排楼房!许久,我才回过神来。我抬头望天,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湛蓝的
天空不再清澈,
鸟儿们也不怎么叫了。人是属于自然的,但人却不断地伤害着它也伤害着
自己。
夜凉如水,
月光轻轻洒在
寂静的
乡村大地,朦朦胧胧的。我漫步在月光下,观察着日新月异的村子。不久,我
发现,村子里竟只剩下一些
孤独的老人家和孩子,他们相互依靠,共度漫漫长夜,整个村子萧瑟死寂。我不
明白为什么,爷爷告诉我,这两年有很多村民外出打工,也有很多村民进城买房,孩子们也到城里
读书去了。
邻居王
奶奶的女儿原本是村里的小学教师,也调进了
县城的小学;王奶奶的儿子也在县城买了房子,走出了村子;王奶奶的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家中只剩下王奶奶一人独守空屋。
我的眼眶不禁湿了,低头
思索。住房条件、交通工具都变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了,可是,人们对
幸福的
理解也变了,人们不再
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人们背井离乡,抛下
父母与儿女,村子变得萧瑟死寂……
人们啊,回来吧,让我们重新呼吸质朴的乡村气息,让我们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让我们体味一家团圆的幸福!
点评 曾经的乡村,天蓝蓝的,水绿绿的,上学的小路也充满淡淡的花香;曾经的乡村,是充满
生气的,木房子“咯吱咯吱”的
脚步声,清晨红日初升伴随的鸡鸣声,“我”的“咯咯”笑声……随着时代变迁,岁月沧桑,一切都变了。乡村到处是一排排水泥钢筋的高楼,
绿色越来越少;乡村到处是一个个背井离乡的年轻人,父母成了空巢老人,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亲情越来越少。物质的
文明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可唯独缺少了自然,缺少了亲情。作文从
过去走到现实,运用了对比的
手法,深刻挖掘出社会现实意义,带给人别样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