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笼罩下,
巷子里一片静谧安宁。橘红色的
阳光渗过茂绿枝叶间的缝隙,在天地间涂出一幅金灿灿的油画。
又一次迈进巷子,却再也辨不出
曾经的痕迹,巷口的老人对
我说:“几年不见,长高了不少。”我笑了笑,叫了声老
奶奶好。
年幼时的我,过得十分
自由,这条巷子便给我无尽的
思念。
走上前去,老远就
看见三五个人围成了一团,不用想,正是我年幼时最
喜欢的那位炒米匠……他还是如此,端坐在那,正心无旁骛地边旋转边望着抓在
手上早已炭黑的
葫芦形炉膛,而他的右手正奋力地鼓着
风箱,简陋的炉灶上火苗跃动,糖汁熔化的丝丝香甜直润肺腑。
阳光静静地照在他的额头上。
炒米匠望着压力表,说:“要炸了。”平淡中渗出一丝威猛,把一个三四岁的小
女孩吓得哇哇直哭。炒米匠嘴角轻咧,围观的大人笑得前仰后合。
放一粒爆米
花在嘴里,真甜,与小时候没有什么
变化,一
群儿时的
伙伴都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而先前哭泣的那个小女孩停止了她的哭声,也抓起一把放进嘴里。
童年的巷子,童年的爆米花……
【评点】
这篇习作篇幅虽短,却写得生动而感人,文中对“炒米匠”的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尤其是“坐”“转”“望”“鼓”等一连串动词的运用,显得生动可感,让人仿佛真正看到了一位正在端坐
小巷做爆米花的匠人。此外,開篇的景物描写也很传神,情景交融、情景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