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家张
爱玲有过这么一句话:“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是什么呢?它的本质是
善良,是向善、行善、乐善的
美德。这是
我们五千年
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支撑。善,是一种
感动。它用无声的语言,用无私的
奉献,用无私的行为,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善良犹如黑夜里的一束光,带给我们
前进的
信心和
力量。
我曾讀到一则
温暖的报道。女婴小土豆刚出生就患上了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并被亲生
父母遗弃;但小土豆是
幸福的,有一对善良的夫妇收养了她,给了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使她
享受到了浓浓的
亲情和爱,在养父母的照料下小土豆的病情一天一天见好。先天的疾病,遭到父母的遗弃,这是
不幸。但遇到一对天底下最善良的“父
母亲”,这又是大幸。这种人间
大爱,这种母性的温暖,闪耀着善良的光芒,告诉我们什么是无私的大爱,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
我还读过一个
英雄的故事。浓烟里,那是一个鲜活的
生命;浓烟外,那是一个感人的
身影。
消防队员谈夏林接到火警通知赶到现场时,楼道内浓烟弥漫,能见度太低,但他隐约听见微弱的求救声。他冒着生命危险撬开电梯
门,
发现了一个瘫坐里面的小男孩,他迅速脱下
自己的氧气呼吸器面罩给孩子戴上,而忘却了自己的安危。谈夏林用热血
青春书写军人的
个性,在生死关头是何等
勇敢!在这
美好的
记忆中,那血浓于
水的军民情深,闪耀着善良的光芒,告诉我们什么是勇敢,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
做一个照亮社会
灵魂的
好人,是
责任,更是
勇气。潘跃昀
面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面对肇事土方车车主六神无主的状况,是
选择视而不见,还是勇敢地伸出救援的双
手,考验着做人的良知,更考验着做人的勇气。这位35岁的男人并不知道,这段救人的
路程会让自己奔波近20公里,耗费4个小时。他只是踩下油门,尽量让车跑快一点。在这个好人时常被冤枉的时代,
风险没有阻挡住潘跃昀做好人的步伐,这种做人的良知,闪耀着善良的光芒,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给了我们前进的力量。
《三字经》上讲:“人之初,性本善。”善,是
人生最初的力量。因为在你、我、他身上都闪耀着善良的光芒,照耀着我们前进的路,给了我们无尽的温暖与力量——这就是无私的大爱、勇敢与责任。
【简评】 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善良犹如黑夜里的一束光,带给我们前进的信心和力量”;然后运用三则鲜活的素材从不同角度论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引用《三字经》中的名言,收束全文,强调中心,首尾呼应,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