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满分作文
 古诗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兰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乡 | 友谊 | 爱情 | 爱国 | 感恩 | 孤独 | 思念 | 伤感 | 人生 | 动物
 名人名言爱情 | 读书 | 励志 | 时间 | 友谊 | 诚信  | 爱国 | 勤奋 | 奉献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业 | 劳动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栏目类别: 初中生作文  >> 初中 >> 初三

从心开始作文

更新时间:2015/11/9 10:30:00  浏览量:1852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看是山,看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大师认为,达到第三重境界方可廓然无累,快乐生活,但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第三重境界,因为它需从心开始。
  快乐生活应从心平开始。心平,就是心境平和,即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得失,淡看成败。正如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何修炼平和心境?这就需要们在得失中学会取舍,在取舍中获得精神的满足。这方面,苏轼用自己的人生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却能中庭赏月,醉卧断,高唱:“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被贬至惠州,面对岭南的荒远,他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与韩愈贬至潮州,柳宗元贬至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形成鲜明的对比。及贬儋州,居无所,食无肉,出无友,病无医,但他依然高吟:“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林语堂笔下的这样一个无可救的乐天派,甚至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来总结自己的一生。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返璞归真,是一种看透得失的宁静平和。我想,正是平和的心境,让苏轼在官场失意之时,却能保持丰满的心灵享受生活的,攀登创作的巅峰。无怪乎,余秋先生在《东坡突围》中会慨叹,“中国文学史上,最喜东坡”。时光流转,站在今天回眸历史,我们庆幸政坛多了这个失意的政客,因为文坛从此矗起了一座伟大的丰碑。
  放眼历史的长河,有多少个“苏轼”曾经来过,正在走过。庄子舍去楚王千金相邀,却在曳尾途中,高歌自由;王维摒弃名利,却也隐栖碧泉,乐得逍遥;袁隆平舍去鲜掌声,却温饱了亿万中国人……其实,在看似失去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获得呢?他们舍去了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却获得了人生的洒脱,心灵的自由和生活的快乐。可反观现实,因为失去了宁静平和的心态,有多少官员为了贪图一时之权或蝇头之利而身陷囹圄,悲苦后生;又有多少商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执迷不悟,昧着良心,既害人又害己,这样的人生又哪有快乐可言?要知,生活之乐,需要心平。
  快乐生活需从心宽开始。心宽就是要有包容他人和生活的胸襟。薛文靖曾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人与人,人与社会都需要宽容。“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那花香却留在了脚上。”这是安德鲁·马修斯的名言。而中国古语也有:“君子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宽容是在他人犯错时的豁达;宽容也是在自己失误时的乐观;宽容亦是在生活失意时的释然。但,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仍需道德底线。宽容或许只需一句温情的话语,或许只要一个善意的眼神。拥有宽容之心的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展现出宁静的心态,传递出人性的温暖,因此他们在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收获自己的心灵之乐。设想,一个不懂得宽容的人,处处计较,步步惊心,生活哪有快乐可言?可见,生活之乐,在于心宽。
  每个人都是演员,在生活这个舞台上演绎着自己的人生。而时间则是这个舞台上的唯一的观众。放眼时间的长河,唯有从心开始,方能快乐生活,收获充实人生。

 关于从心开始的作文
 作文写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