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噼里啪啦的
鞭炮声,马年如期而至。与往年一样,同样是在
外婆家过年,同样是全家9个人其乐融融地聚在
一起。可是
我总觉得今年的年味儿淡了,心里好像少了点什么。
小的时候,在过年前的一周,
爸爸妈妈才会给我买一身红
衣服,怎么也不许穿,只有到了过年那天早上,才许我欢天喜地地穿上新衣服。总不忘去长辈那里炫耀一下新衣,换回几句:“呀,囡囡真好看。”而现在,在
学校天天穿的都是校服,有时周末也没想着换,逐渐对新衣服丧失了感觉,再也没有当初那份欢喜劲儿了。
小时候的我,也会和
哥哥妹妹们一起,走
街串巷,到村里
熟悉的人家拜年去。尽管我常是羞涩地缩在大人身后,什么吉利话也都忘了说,但淳朴的长辈们总会心领神会地拿出满满的一捧糖果、
花生,放进我的大包里。整个村子绕下来,我的包里鼓鼓的。虽然小脸冻得通红,可满脸全是无法言喻的自豪与满足。而现在大了,哪好意思再去别人家拜年要东西吃,又嫌弃小城里的饼干糖果不合口味,兀自呆在家中上网、聊天。一天下来,双眼干涩难耐,只说一句:“唉,这年过的,真是没意思。”
以前的我,是家中最怕熬夜的人,春晚最多也就看到10点多。而现在,过了点了还没有丝毫的倦意,眼神游离于
电视屏幕和
手机屏幕之间,刷着别人的吐槽,拜年
祝福,笑了。我听着忽远忽近的鞭炮声,感慨
时光飞逝,眼中划过一丝无奈。
初一一过便会有亲戚来家中拜年。小时候见人家拎着大包小包挺不容易的,也会嗲声嗲气地凑上前去和哪些
叔叔阿姨们套套近乎说说话。而现在,只是喊一句长辈好,僵硬地点个头笑笑,又坐下来玩着
手机、ipad,隐隐中会听见外婆
外公的嗔怪声,来人会说:“唉,是啊。我们家不也是这样,天天抱着手机不放……”
那些
记忆中的
春节都很
快乐,少了各类电子产品的年才更真实,更有年味儿。
我多想再回到从前,看那个扎着两个朝天辫的小姑娘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从大面团上小心翼翼地掐下一点面疙瘩,
自己捏出各种不成形的东西,却是那么
开心;我多想再回到小时候,听那个穿着红袄的小姑娘放鞭炮时惊喜的尖叫,听她说“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那一板一眼的认真样,现在想起来我还会笑呢。
只是突然发现,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我们已经过了那个过年最快乐的年纪了。年味儿都去哪了呀?在心底,在记忆里,随着
第一声鞭炮声深深地藏在脑海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