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
我国传统的
节日。晚上,
爷爷、
奶奶、
爸爸、
妈妈和我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谈关于
月亮的传说。
爷爷吟了苏东坡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不甘示弱地念了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还做出低头
思念的样子,大
家为我鼓掌。奶奶讲了月亮的传说:嫦娥偷吃仙
药,被关在寂寞的广寒宫,吴刚被罚砍
桂花树,玉兔在广寒宫里为嫦娥捣药……我半信半疑,
原来,它是一个
美丽的传说。
然后,我们品尝
美味可口的
月饼。妈妈问我:“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像月饼”我不假
思索地回答。妈妈笑了笑,说:“你对了一半,只说出月亮的圆,没有说出月亮的亮,再
想一想。”想了一会儿,我又回答:“像一只晶莹的玉盘。”妈妈说:“这就对了。将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它们之间必须有相似点。相似点找得准,比喻就会生动形象;相似点找得不准,比喻就会不伦不类。”原来这样,妈妈又给我上了一课。
中秋的月亮羞答答地躲在
云层里,让我感觉不到“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情景,但我却学到了不少知识,真是一个
难忘的中秋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