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收藏本站Ctrl+D    
答案网
  
 
 网站首页 | 小学生作文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中考满分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高考满分作文
 古诗名句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 梅花 | 兰花  | 桃花  | 荷花  | 菊花 | 思乡 | 友谊 | 爱情 | 爱国 | 感恩 | 孤独 | 思念 | 伤感 | 人生 | 动物
 名人名言爱情 | 读书 | 励志 | 时间 | 友谊 | 诚信  | 爱国 | 勤奋 | 奉献 | 真理 | 智慧 | 道德 | 成功 | 事业 | 劳动 | 青年 | 青春 | 教育 | 思想 
 栏目类别: 小学生作文  >> 小学 >> 三年级

名片小史作文

更新时间:2015/11/9 14:56:00  浏览量:1478
  们常看见大人们初次见面时交换名片,互相认识。那么,古代有没有名片呢?听徐老师来说一说吧。
  我国的名片有两千年的历史。
  秦末汉初称“谒”。《史记》记载,郦食其呈“谒”,见刘邦。
  东汉称“刺”。王充在《论衡》里写道:“韩生通刺倪宽。”又称为“爵里刺”,表示要写明本人的官爵及郡县乡里。
  汉以后称“名帖”“名纸”。赵翼《陔余丛考》:“古者削木以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
  宋代又称“状”。除了写本人姓名乡邑外,还写对方称谓。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记述他藏有秦观、黄庭坚等人的手状。
  明清有“手本”,见上司或老师时用,由六页折成。清末名刺有的长一尺、宽五寸,通姓名时放在拜盒中,后来发展为“贺年片”。
  1949年后,废除名片。20世纪80年代实行“开放”,恢复名片。

 上一篇:倾听雨声作文
 关于名片的作文
 作文写作素材及技巧
CopyRight @ 2007-2015   中小学生作文大全 www.zqn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