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声绘色”语出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必使
山情
水性,因绘声绘色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籁而毕传其妙。”意思是摹写
声音描绘
色彩,形容叙述、描写极其生动逼真。例如老舍《鼓
书艺人》:“来报告的人,详详细细把情况告诉了他,连房间是什么样子,秀莲怎样收拾布置,张文的那帮子
朋友如何难缠,都绘声绘色告诉了他。”
这条成语只能用于人们的口头讲述或
文字描写,形容它再现了人们看不见的情景和听不见的声音,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但一些媒体却用它来形容戏剧、
舞蹈等表演艺术,如2009年3月4日的《南方日报》中有这样一句话:“部队官兵还身着古代士兵的服装,绘声绘色地再现了海战中
英雄官兵们的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历史画面。”
这显然是错的,
因为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已经通过演员的表演直观地把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已经有“声”有“色”了,不需要借助第三者的口和
手来绘其声,绘其色了。以上那句话中的“绘声绘色”可以改为“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