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
老师发了一本叫《与
美同行》的
书,拿到了这部书后,
我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书里讲得是人与人之间的
诚实守信、
感恩向善、
爱学善思和踏实能干这几部分的故事,最吸引我的是《惜时如金的鲁迅》。
故事里讲述鲁迅在13岁时,由于
家里的一些变故。他经常到当铺当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去
药店给
父亲抓药。有一次,鲁迅一大早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
上课了。老师看到他
迟到了,非常
生气,当场就批评了他,鲁迅低着头默默回到
自己的
座位上。并在书桌的右上角写下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从此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到过。
读完了这则故事,我很想去绍兴看看鲁迅的故居,也很想看看他写在
课桌上的“早”字。于是我把这个
想法告诉了
爸爸,爸爸在这个假期里定了个
时间,约好在3号早上我们8点钟准时
出发,9点37分就到了绍兴。10点25分开始排队
参观鲁迅故居,在摩肩接踵的人海中,我们从鲁迅家的老台
门开始,一直到“三味书屋”,看到了鲁迅先生
读书时坐的课桌,但遗憾的是没能看到那个“早”字,
可能是文物的缘故吧,游客是不让进的,参观好“百
草园”后,已是中午12点15分了。
回来后,我便开始构思这篇作文了。由于贪玩,只能时而稀稀拉拉地写上几句。想想自己
回家作业经常是拖拖拉拉,写几个字要东看看西瞧瞧,
根本没有时间观念,说好了6点30分前完成,非得到7点甚至8点才能完成,
背书也不专心,背了上一段忘了下一段,时常需爸爸
妈妈大声呵斥才会动动。还有在
暑假期间,老爸给我排了一张周
学习计划表,每天需完成什么,都罗列在每个时间段中,但现在回想起来并对照了一下,能按时完成的不到百分之六十,都是要到了临阵才知道磨枪。记得三年级时,老师就教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诗句。这不现在,还在写这遍作文呢。想想也真是惭愧啊!
我要学习鲁迅先生
珍惜时间的品质,正如他所说那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
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因此,我要牢牢记住这句话,珍惜现在。
如果我们
自由散漫,无所事事,时间就会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如果我们
勤奋努力、好学不倦,时间就好像有意为我们放慢
脚步。当我们和着时间的节拍,积极主动地学习,就会发现学习过程中的
趣事像海边的贝壳一样丰富多彩,我们的
收获也会像天上的
星星那样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