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
学习与
思考是相互
影响,相互促进的。在现今知识经济的时代,正确地处理学与思的关系,能帮助
我们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上
风,立于不败之地。
《论语》有
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那些只学习而不思考的人,无法深入理解、领会所学知识的要义,学得越多,你的疑惑也就越多;而那些整日空想的人,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只会越想越迷糊。由此可见,惟有做到学习与思考双管齐下,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
学习是进行思考的基础,思考是深入学习的
手段。在你学习的旅途中,知识就好比
雨水,它让你沟满塘盈;而思考就好比蜿蜒向前的
山谷、溪涧、河道,它们引导你走向
远方,让你跋涉千里,汇入江海。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为晓则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读书是在学习别人的智慧,思考是在形成
自己的智慧。一位传记作
家曾问
爱因斯坦怎样建立相对论。爱因斯坦答道:“空间、
时间是什么,小学的课本就解释得很清楚了,但我智力发育迟,所以比别人想得多了一些,把从书本里学到的,思考了近十年,才弄懂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爱因斯坦正是在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超越前辈,把物理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
抗日战争中,中共是借鉴苏联十月
革命的经验来确立抗战方针
路线的。留学俄国、精通马列主义的王明与博古受国际共产主义联盟派遣,指导中共抗战
工作,在工作中无一不是按照苏联革命的经验来指挥作战,然而以少数兵力与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正面作战,就好比以卵击石,使装备与作战水平远不及敌人的红军,一败涂地,中共走到了濒临灭亡的边缘。毛泽东经过对战局的分析,认为不能盲目采用苏联的经验,要走出一条
适合中国的共产主义路线。经过艰苦的
努力,中共反围剿
成功,前景一片
光明,度过了被日本侵略军消灭的危机。
请记住伏尔泰的这句话:“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越多,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你知道得很少,从而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