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需要一种心境,一种可以与自然真诚
对话的心境。
我想起了
陶渊明,他定然躺在一张破席上,轻轻吐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的佳句然后睡去,去
梦他的世外桃源。何等洒脱、自然。
他是一个把
心灵交拖于自然的人。
境由心造,五柳先生为
自己创造了一个与自然对话的心境。我也需要这样的一种心境。在微
雨的时候,静静地走在小巷中,看秋雨浸湿红润的枫叶。不打伞,敞开衣襟。让雨侵入五脏六腑,让心灵接受一次自然真诚的洗礼。心境因此而变得平和
宁静。心止如
水,一种状态。还记得彼得•潘的“永无乡”吗?那个
可爱的小男孩与自然交流的
虚拟场所。趴在阳台上看天的时候,心境
特别明朗,静静地在心里咀嚼着优
美的词句:“置心于何处,无何有之乡,藐姑射之山,望之在近旁。”意境幽怨。我常常想去
流浪,到空间的终点,有多远走多远,去看
大自然的
风韵;金黄的油菜
花田,高耸入
云的山峦,云雾缭绕的林间,还有恢弘寂然的大漠……,与小
鸟讲述自己的
心情,告诉黑鹰我相信它是永生的,俯在大自然的耳朵旁,让它知道我心里充满了对它的敬畏和
赞美。
我真的想去流浪,到
时间的起点,追寻远古的自然风,去看宋时
繁华的
江南,唐时风靡的皮影,汉时古老的城墙,秦时苍冷的明月,轻轻地聆听大自然的耳语,在心里默默刻下大自然
曾经的
辉煌。一种别样的心境。然而这不是心灵的堕落,这是心灵是升腾。
我常常想起一位散文作
家的
文字:在我心灵的殿堂里,我为她(自然)加冕,让她坐在我的王位上。
因为她是我的女神,雍容,典雅、高贵,圣洁。她
热爱自然,虔诚地与自然对话,就如她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与众不同朴实圣洁的心境。境由心造。
让我们都有一颗真诚的,能与自然对话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