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一轮房产调控的骂声,体现了中国人
从众跟
风骂人的最高天赋。
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至少有512种关于房地产的不同观点出来,一般内容大同小异,发表一下牢骚,然后开骂,最后有模有样的预测一下。骂开发商、骂政府、骂购房者、骂媒体,骂房地产行业这个罪魁祸首……
房地产冤枉啊!自从12年前,房地产被委以重任,列为支柱性产业以来,随着
城市化快速进程加快,自身规模越来越大。加上各方利益
博弈下,房地产成为一颗关系社会民生和经济的棋子。个中复杂,有多少看客和专
家能够说清楚?
树大招风,被搅和进来的利益方越来越多,问题也就越严重。4月15日新一轮调控一启动,立即引起各方激烈反应。有偷着乐的,有笑的,有委屈的,也有遭殃的,还有废话一堆的看客。但时至今日,谁能说清楚,房地产史无前例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横空而降。根源在哪里?是“总经理说了算还是总理说了算”背后的“面子说”?还是房地产引起民怨带来关乎社会
和谐的“民生说”?是整顿腐败的“吏治说”?还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经济说”?抑或早已被妖魔化的房地产“去泡沫说”……
可以肯定地说,当房地产行业早已与社会、经济、民生、政府、机构等各方利益扯上千丝万缕关系时,从看客到参与者,甚至国家决策者,鲜有人能高瞻远瞩,一言、一文、一
书能概括之。
不过,不懂并不意味着不可以信口开河、大放厥词。媒体、专家、机构每天坐
井观天,以各种激进片面的言论博取目光和点击率,让广大平民百姓陷入迷惑甚至恐慌,进而
失去对
自己需求的真实判断,最终还是百姓遭殃。
如果仅仅是旁观者和参与者们的无聊
唠叨,或许可以理解。但偏偏在大帮看客中不乏百姓供养的院士、官员等特殊
群体们也参乎其中。前不久国家某某委,先是内部官员针对房产税三年不出台大放厥词,导致各方立即
思考应对之策,股市立竿见影。第二天该委却大言不惭:该官员观点不代表本委观点,各方顿然失色。类似案例不在少数,悲哉!
人多,口必杂,杂论必泛。以点概面管中窥豹,个中根源,终离不开“利”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