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很荣幸地观赏了于永正
老师的一节习作课,聆听了他的讲座,真是思潮起伏,
陶醉其间,不亦乐乎。他那一
手漂亮的板
书、他那极具感染力的朗读、他教学中的
幽默风趣、他教学中的智慧……都给
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老师
寻常的言行,便能熏人情感、动人
灵魂。一位七旬老人,一个和他的年龄不近相仿的灵动富有活力的
课堂,让我佩服至极!我时常抱怨
自己不再年轻,抱怨自己力不从心,可是和他老人
家相比真的自惭形秽,我
明白了
如果一颗干好教育的红心不变,年龄不是
门槛。我一边听一边激动,一边听一边
思考--对自己、对自己的课、对自己的
语文教育的思考。
思考一:做天使不做魔
鬼 在于老师的作文课上,孩子们对于老师的评价是“亲切,幽默风趣,和蔼可亲……”是啊,于老师作为一位老
爷爷,能在课堂上把自己变成一只活泼
可爱的
猴子,幽默至极!肢体语言的
魅力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
师生。欢笑声、赞叹声、
掌声不绝于耳,真的达到课的最高境界。我想:这是孩子们做
梦都想要的课堂。作为老师,只有亲近孩子,只有让孩子们
喜欢你,才会让孩子们喜欢你的课,所以幽默风趣、和蔼可亲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自己今后一定要
改变!没有人愿意
看见你板着脸,没有人愿意接受冷漠,你对
世界笑,世界就会
拥抱你。
思考二:教学生写好字,做
好人 在讲座中于老师说:“教语文,教来教去就是教学生写好字。”就这一点我感触颇深,我反思:字如其人,字如其心。写好字就是做好人。本学期我们小学课程中添设了一节
书法课,就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我从下周开始每天让孩子们临摹字帖,把写好字作为教学的
第一任务来抓。按照于老师讲座中谈到的“每课的生字必
默写,单元结束后再默写,错的字写下来,贴在学生课本的扉页,让她(他)天天看。小学生一定要写好字,照着字帖写,天天写,字如其人,
练字就是做人”来做。
思考三: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于永正老师说:“学会了就是亮点,不学会就不是亮点。”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课堂上你要教会孩子们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要把这一点作为衡量课上得是否
成功标准。当一个人把
学校学到的东西忘掉之后,剩下的才是素质。学历不值钱,
学问不值钱,能力才值钱。如果一节课下来你设计的环节再多,容量再大,学生的表现形式再多样化,但只流于形式的表达,
水过地皮湿,学生没有学会什么,没有什么能力的提升,那么这节课就没有亮点。我们
上课要认准目标,做实实在在的教育,真正让学生们学到知识,真正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把语文课、把语文教育做好、做牢、做实。
思考四:屏弃烦琐分析,以读代讲
朗读是深化语言的
桥梁,是理解的需要,是培养语感的需要,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要以读代讲。屏弃繁琐分析,以读代讲,以讲助读,课文不读熟不开讲。老师要敢于说“跟我来”,要示范。朗读的重要性是于老师反复强调的:“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
感受语言情景、体会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
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创造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高林生老师总结得更直接简练:“书读好了,课文不用教。”
思考五:教师要严格把关
学生朗读时老师要学会指导朗读。朗读要过正确关、流利关、停顿关、语气自然关、初步读出感情关。尤其注意读文不能拿腔作调,越自然越好。
学生过背诵关。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把关,不过关不放过,老师一定要认真,一认真学生就背过。也就是教师要说到做到,学生最不敢在留了任务就要查的老师面前偷懒。
思考六:语文课可以设计成闯五关
于老师讲座中提到,阅读教学要过“五关”。1.过字词关。2.过朗读关。3.过背诵关。4.过课外阅读关。5.过阅读方法关。
根据于永正老师给出的五关阅读教学法,我惊喜地发现:语文课教学其实很
简单,我们就设计成这五关进行活动闯关,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共同竞争
比赛,那种跃跃欲试的语文活动式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
自我发展的平台。
总而言之,通过听于老师的课和讲座,使我更加明白了:要想做一位学生喜欢、家长欢迎、领导认可的老师,必须虚心学习,不断钻研,走出
适合自己的教育之
路,让你的课堂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