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
书,行万里
路。”读一本好书,不仅能让
我们增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真真正正能从中收益。初读《弟子规》由于受年龄的限制,不能领悟其中的奥秘。在定岗实习
学校,开展以《弟子规》为核心的新八德教育,我再次接触到《弟子规》,对它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
山西绛州人。清康熙年间秀才,以教书为生。李毓秀
根据当地童蒙教育需要,结合教书
实践,写成《训蒙文》。后经清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列举了子弟在
家、出外、待人接物、
求学等礼仪,三字一句,浅显易懂,音韵谐
美,知识丰赡,是目前社会大众开展
道德教育、规范言行、防邪存诚,培育忠厚
家风的德育读物。
在迫切需要加强道德建设的
今天,《弟子规》对帮助现代人传承中国文化,养正人格品行具有重要
价值。不可忽视的是,在教孩子如何立身做人的同时,也要求家长必须按《弟子规》的要求,身教在前,率先垂范,成为子女效仿的楷模。所以,《弟子规》是一本全民道德教育的经典读本。在
学习《弟子规》中,让我的
心灵得到三次进化。
第一次净化:“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昨晚接到通知,明天去三中,由教育局王宝寨局长为我们做讲座。在讲座上,王局长赠送了每一个实习生一本《弟子规》。我拿到
手里如获至宝,当局长讲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终于发现我做错了什么,当即用
手机给
父亲发了一条
认错短信。以前父母责斥我们,我都会去反驳,让亲心伤,可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父母的话,不管对错都不应该去顶撞,不可以让父母伤心,就才是
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