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把紫藤比喻为瀑布是在初中的课后
阅读里,宗璞写的散文《紫藤萝瀑布》。虽然近年看过她的散文集《告别阅读》,了解了这篇
文字的写作背景正是在文革后,正是她的小弟刚刚去世时。但是
我仍然固执地认为,她写这篇文章肯定还算年轻。
因为年长后的人,容易有身世感,文章会太沧桑太过沉重。而《紫藤萝瀑布》是净
美的。你看哦,哪里还有把紫藤比喻成瀑布更
合适的呢?除了形象,更添了一份灵动。
每当春来,
山上处处是红色的杜鹃和紫色的紫藤。虽然山里的紫藤没经过人工刻意的培植,比不上
公园长廊里的枝繁叶茂,也称不上是瀑布。但是那里一团这里一簇,仍然会让我们将它想象成一团团紫色的
云,在低空飘着。一如这座山的
名字:瑞云。于是我们
读书也变的三心二意起来,住校生吃过晚饭到夜自修之间,大概还有近一小时的自学
时间。于是我们三三两两捧着书离开
教室,走到山间。去的时候
手上只有一本书,回来的时候,双手已是大把大把的紫藤了。
流年似
水,不知当年摘
花的
同学们,是否如我一般,一直把这份
美好深藏于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