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
美丽人生》并不是
我第一次看,在初二时,
语文老师在一次辅导课上给我们看了这部影片,从那时起,这部影片就在我心里驻了营,我也不止一次的给很多人推荐它。
从艺术的角度看,它是一部精致的二战时期的反映情感的影片,更是一步非常
成功的商业片。但是自从它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很多标榜特立独行的人便对它颇有微词,此后它囊括了国际上很多奖项更让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商业片。然而,当褪去它一层层华丽的外衣,我们得到的会是最初的那一份最原始的
感动,为了那伟大的父
爱、那精心编织的谎言、
那一次次战胜
恐惧的
微笑和乐观的态度。
我看过很多二战时期的电影,《钢琴
家》、《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名单》,《莉莉
玛莲》,无一不触动我。可是,《美丽人生》这一部电影却是与众不同的,看了前面一部分是一部喜剧片,后面也没有那种赚人眼球的大苦大悲,而是延续前面的
手法将一件揪心的事情用喜剧的手法表现。记得有位影评家说过
:喜剧本身常常不能承载重磅
眼泪
。是的,这部电影它不沉重、不惨烈、不悲痛,留给我们的只有揪心的痛和遗憾,但在孩子最后
看见坦克时兴奋的笑容时,我仿佛又能够释怀了,跟着孩子
一起微笑,这大概就是我这篇文章的题目“闪着泪光的微笑”的由来吧。
想必看了这部影片的人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伟大的
父爱,越是沉重黑暗的背景越衬托出
父亲无可比拟的爱。他用他的冷静机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只为守护孩子心中的那份
美好。我们说的德育,不是
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我一直认为,德育的关键在于“爱”,在于言传身教的感染。父亲是那么小心翼翼呵护孩子,用
自己的乐观态度去感染孩子。父亲他最后成功了,虽然是以他的牺牲为代价,着实令人扼腕。他成功是
因为他赢得的是一个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神圣的地位,他赢得的是一个丈夫在妻子心中无怨
无悔的
选择,他赢得了一个鲜活的
生命,他抹去了魔窟在孩子心中的
阴影,把魔窟在孩子面前变成一个充满
冒险和
挑战的
游戏世界。
故事的最后,得救了的小儿子
拥抱了他的
母亲。背景是小儿子的独白:
“这就是我的
经历,是父亲所做的牺牲,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
父亲的爱,拯救了孩子敏感脆弱的心,让他学会了乐观和爱惜,学会了
阳光与
希望。
这,难道不是德育的最高境界吗?
在大一的教育学概论课上,老师就告诉我们,作为
未来教师的我们,再往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有倦怠的时候,那时,撑下去的动力便是爱,只有爱,能够让阳光撒进每个孩子的心中,也让教育发挥作用,让情感蔓延。
我非常
喜欢这部电影的
名字,《美丽人生》--据说是导演从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放时期,得知他要被斯大林暗杀时,他看着
花园中的妻子写出了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这件事中得到的灵感。
“这就是我的经历,是父亲所做的牺牲,是父亲赐予我的恩典。”--我不得不重新
提起这句旁白,父亲的牺牲让他的美丽人生戛然而止,但这样的美丽在孩子的人生中得到了延续。那是一种最最美丽的人生,映衬着
平凡却光辉的
心灵,将大地照亮,亦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