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世隔绝的马孔多里,浓缩着一个
世界,浓缩着世界上的各类人,也浓缩着世上所有的
孤独。
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的所有角色,像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但更像是空虚无比的
灵魂。
我在读这本
书的同时,从里面的人物的性格中,读出了我们一生中
可能遇到的种种孤独。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位屡经
失败,却又百折不挠的科学
家,总是
拥有着无尽的幻想和无穷的毅力。他身上映射着所有的科学先驱者的
影子,狂热和冷淡,鲁莽和沉着,探知的
欲望和
放弃的意念,各类矛盾的品格在他的身上一一体现。他试图用磁铁挖掘黄金,试图将望远镜作为武器,试图把
水银冶炼成金子。他的
努力并没有得到多少人的理解,乃至于朝夕相处的妻子乌尔苏拉也排斥他的所作所为。可是当他揭破了
生命的所有谜底时,他却被当作疯子,被捆绑在栗
树树干上,被迅速地遗忘。昔日的炼金
梦想在看透生命的他的眼里已成虚无,他只能
忍受着生与死之间横亘的
痛苦--无尽的孤独。马尔克斯似乎在用这个,表达着对所有的开拓者的深深的同情。
至于乌尔苏拉则是一位任劳任怨的
劳动者。在那个时不时闹得天翻地覆的家中,她永远是这个
家庭的经济支柱和
精神支柱。她从没有唱歌的
乐趣,也没有
游玩的雅致,各种劳动如同拼图一般拼凑出她那紧凑而又孤独异常的一生。她无处不在。她的
身影出现在家具的迷幻
倒影中,出现在朴实无华的天地中,出现在糖果小作坊的喧嚣声里。她又虚无缥缈,就像是来到人间通过劳动来赎罪的亡灵。到最后,伴随着她的死亡,她的
名字也被丢到了
记忆的深渊之中。作者写出她冗长的一生,同时也是对哥伦比亚所有孤独的劳动着的赞歌。
至于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这位最为孤独的前
行者,一生发动了三十二大大小小的起义,却又为了重归原先的
生活毁掉了
自己创造的战争成果。他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官至
革命军总司令,却只换来了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孔多
街道。他的一生如飓
风般浩荡壮烈,又如死水般
宁静孤独。就像那些在哥伦比亚为
自由而战的人们,不论生时建立了多大的功绩,死后依然被大多数人遗忘。
一个村庄中,有着一个世界的万象。这个孤独的村庄在
雨季无尽的雨水中,在旱季无边的干旱中,在漫天飞舞的蝴蝶和遍地横行的
蚂蚁中,品尝着人间的各种苦涩和孤寂。
但是,如马尔克斯所说:“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现代化的社会用
文明将孤独消除,还给这些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人一个崭新的天地。这样,在新的社会
环境中,他们会忘掉
内心的
迷茫,赢得充实的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