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闲着没事,
我就开始清理
自己的房间。翻着翻着,竟找到一双旧
手套,绒线织的。哦,
奶奶给我织的小手套在这儿呀!顿时,我想起了
远方的奶奶。此时此刻。奶奶又在干什么呢?
凡从旧社会过来的女人,大多数不识字。奶奶也是其中的一个。
可能是她对自己不识一字而遗憾的缘故吧。她总是殷切地
希望我们兄妹俩能好好念
书:“你们可要好好念书哇,不念书是没有出息的。奶奶是没法上学堂,你们有条件就要
珍惜。”每当我做
作业时,奶奶总是坐在一旁默默相伴。只要看到我拿回一张张奖状,她就会露出舒心的笑容,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奶奶没有文化,也会闹笑话。一次奶奶拿起桌上的书本,一本正经地看起来,我凑近一看,呀!书拿倒了。我笑了。忙说:“奶奶,书拿倒了。”奶奶一愣,也笑了。她指着书上的字要我念,听着我流利地
读书,奶奶
开心地笑了。这笑声是那么的舒心,包含着宽慰,也寄托着希望。
前几年,奶奶也曾到我们这儿住过一段日子。奶奶六十多岁了,她从旧社会走到新社会,经过了一段段辛酸的
生活。每当我们在
一起聊天时,她总
爱摆起
过去,“过去那些日子苦哟,三年
困难时期啥都没有,粮食定量,一个大人每顿只有一碗饭,吃不饱;哪像现在?天天吃肉。还浪费。”这些话说了一次又一次。每次说时.奶奶总是副严肃而沉痛的表情,像是在追忆过去的
岁月。我不知道奶奶当时想些什么,是在忆苦思甜,还是在教育我们。但我看来,好像是那么遥远。我也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再回头细细咀嚼那些平淡的话语,却又领悟到这是老人用自己的
经历教育如今过上舒适生活的后辈,不要忘了过去。
人生的真谛往往蕴藏于平淡而真实的话语中。
手套,对,还有手套。我从
记忆的仓库中找到了一颗闪亮的珍珠。
冬天寒
风凛冽,无情地撕裂着我的手,冻疮,猖狂地生长起来。奶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忽然有那么一天,我一觉醒来,发现枕边整整齐齐地摆着一双崭新的手套。我
高兴极了,戴上一试,真暖和。奶奶来了,带着慈爱的笑问我
合适不?我全
明白了,拉过奶奶的手,想要表达我心中的
感激。却发现奶奶的手生满了大大小小的裂口,有的还渗着血
水,十分可怕。再一摸皮肤,粗糙、干裂。顿时,我的那股高兴劲没了,我内疚地低下头:“奶奶,您的手……”“没事。贴点胶布就好了。“奶奶若无其事地打断了我的话。此后,每当我一戴上这双奶奶用满是裂口的手编织的手套,眼前就晃动着奶奶那双手,挥也挥不去。我只能在心底默默对她说:
“奶奶,谢谢您!”
奶奶对我的关怀是多方面的,不仅是织手套。那次
雨中送伞更让我难以忘怀。
记得那天雨下得好大呀,我望着
窗外不断下着的雨不禁有些懊恼。要是早知道,上学时带把伞多好、可是现在……哎,算了,冲吧!抱着
书包。没跑多远,就有些受不了,只好躲在屋檐下望天兴叹。在朦胧的雨幕中,我突然发现一个
熟悉的
身影。啊.是奶奶蹒跚的身影,我又高兴又震惊,这么大的雨。奶奶竟……。这时,奶奶也发现了我。接过伞,我埋怨说:“哪个要您给我送伞,您淋病了怎么办?”奶奶只是笑笑,不说话了。看着奶奶佝偻的
背影,我心里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
滋味,忙上前扶着奶奶……爱是任何
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奶奶,如今我是多么
思念您老人
家呀!我坐在桌前,摊开纸笔,给奶奶
写信,尽管她不识字,但我相信,这用爱写成的
文字,她一定能看懂!
这篇记叙文记叙了奶奶的四件琐事,反映了奶奶
美好、朴素的品质以及对儿孙的爱。文章运用倒叙手法,开头由一副手套写起,引出正文的
回忆,语言流畅,质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