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蹲在墙角,两
手对插在袖筒,终于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就在老王所住公寓后,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这咬一口,那儿又吐出来,一排常青
植物规矩地躺在
路边。
而老王进城一年多了,还是不能
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看到这些小
树,他总
忍不住
怀念老家那片地。
“噫,种两垄豆角哪!这么好的地!”他望着
花坛,叹了口气。
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手上老茧至今又厚又硬。
前年拆迁,老王无奈地住进高楼,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只好当破烂扔了,只一把锄头实在
舍不得便留在了墙
根。
离开了土地的老王像塌陷的土坑,只有被寂寞逼疯的
草在向上生长。
那块地,他回去看过几次。
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那份烦忧藤条般缠捆了笑容。老王是个粗人,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或者一只秃了尾巴的老黄
狗。
他抛弃了它们,他被逼无奈。
始终是放不下的,
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而对土地生生不息的
爱哪能说断就断?
忧与爱像利箭刺入皮肤,
因为深,所以痛。
老王
渴望重回故土,哪怕再扛一扛锄头。
然而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失了根的农民,他能如何反抗?唯一可以慰抚
自己的:还好,还有一把锄头。
“举——前探——”老王扛着锄头在一
群老头老太太前做着示范,“好,回落——收!”戴眼镜的老人们略显生疏地扛好了锄头。
老王啐了口唾沫在手上,想起前些日子自己被邀来做“锄头健身操”的教练,他稍一迟疑地也就答应了。
因为他肩扛锄头时,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感觉才会淡一点,那块干旱的心地才如久旱逢甘霖——滋润起来。
最近,老王又开始了新研究——“铁锨健身操”。
沉溺于此,只因他不知如何排解他的忧,正如不知如何安放他的爱。
这是一篇小说,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反映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当平地变成高楼,农民
放下锄头,
失落的心哪里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