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男孩,从小
父母离异,跟着
母亲生活。
因为生活拮据,他们只能住在一间四面漏
风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铺”高低床,把豉油捞饭当作天下最
美的食物。他长相一般,寡言孤僻,
小伙伴们都觉得他又脏又不好看,谁也不想跟他
一起玩。上学后,他更是受到
同学的奚落和羞辱,被人称为“没有
父亲的野孩子”,他
曾经自认为是这个
世界上最
不幸的人。
读书时,他非常顽劣,
成绩也一直不好,为此,每次
家长会后,他的母亲必被请到
老师办公室“开小灶”。
他对拳击和武术有着狂热的
兴趣,每场
比赛必看。从小,他练得最多的就是咏春拳和铁砂掌,后来还偷偷练过泰拳,最
喜欢李小龙自创的“截拳道”。他几乎每天勤练
功夫,甚至还与其他小
朋友打架比试,切磋武艺,为此,没少受到母亲的责骂。他曾经
渴望做一名像李小龙那样的功夫高
手,却因体质较弱,最终没能被体校选中。
长大后,他在
茶楼当过跑堂,在电子厂当过工人,但结果都未能长久。
1983年,他结业成为香港无线艺员。同年被选派到儿童节目“430穿梭机”当主持人,一做就是四年。当时有
记者写过这样一篇报道,说他是只
适合做儿童节目的主持人。他把这篇报道贴在床头最为醒目的位置,时时提醒和勉励
自己:握紧拳头,一定要创出一番像样的事业,让人们对
我刮目相看!
从此,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迷上了演艺事业。从早期的跑龙套开始,他一步一步地迈进了影视圈。但是,在繁星璀璨的香港影视圈中,他只能扮演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配角,勉强混个盒饭。对待
失败,他从没有
选择放弃,也不去和别人
攀比。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步一个
脚印,
努力地做好自己!
他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个人
经历:在片场,他曾扮演过一具死尸,大火烧身,在导演没有喊停时,他一直强
忍剧痛。这种近乎残忍的坚毅表演,使他在圈内逐渐有了名气。继而,他独辟蹊径,赋予自己扮演的角色以
幽默俏皮的风格。正是看似荒诞不经的“无厘头”表演,以及那种小人物式的市侩和富有
正义感的矛盾对立,使他开创了喜剧表演的先河。
虽然,他最终没能成为李小龙那样的功夫高手,但他却用另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了一名最
出名的喜剧演员,他的
名字叫周星驰。20年前,他是被人呼来唤去的“星仔”,20年后,他的名字叫做“星爷”。仅《功夫》一剧的全球票房就超过了6亿港元,他开创了香港电影的票房
神话。
成功的定义,有时候就是这么
简单。像周星驰那样,无论身处什么
环境、地位,都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更不会盲目去和别人攀比。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关键是如何在
平凡的岗位中,演绎好自己
不平凡的角色。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